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收集達人便是來自“蓋幫”的青年COM,他對啤酒瓶蓋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愛,從國內的經典品牌到絕版小品牌,從國外的品牌到各款紀念蓋,應有盡有,他甚至還有一手修護破損瓶蓋的絕活。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對一些小東西懷有特殊的感情,去過地方的地圖、明信片、未寄出的信件、吃過零食的包裝、舊的鐵皮玩具等,都被他們一一收藏起來,放在箱子里,漸漸地滿滿都是回憶,每件物品都代表著一種心情,他們是收集狂。
本期達人小簡介
COM,25歲,自稱“蓋幫”青年,收集狂。心理學背景,喜歡收集物品,有文字癖,愛好英倫搖滾、原創音樂,喜歡有設計感的事物,會簡單平面設計、做手工,時不時會蹦出一些有趣的想法。
達人寄語: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對身邊的事物多加留意并加以保留,那將是你的美好生活。
見證青春,我用啤酒瓶蓋
8年前,COM還在讀高中,一天因為情緒低落,便約上三五好友去街邊喝啤酒,那時他正在收藏各種漂亮的小啤酒瓶,那天COM把瓶子收起來的同時,看到一邊的瓶蓋圖案設計很特別,依著慣性就一并揣進了兜里。第一個瓶蓋年代久遠,COM已經記不清它的樣子,但這個習慣性收集的動作,卻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家中收集的小瓶子實在太占地方,且很容易打碎,便轉而專門收集啤酒瓶蓋。每一個收集狂都會收集各種他認為非常有趣,但在旁人眼里卻不一定有經濟價值的東西,COM也不例外。他先后收集過卡片、郵票、唱片、啤酒瓶蓋、地圖等,這其中,最不被人看好的就屬啤酒瓶蓋了,“這些瓶蓋別人看似垃圾,我卻專撿‘垃圾’。”COM告訴記者,收集物品可以見證這一類事物的歷史變遷,也可以紀念自己的青春歲月。這些物品體現出的美感和設計感,還可以給人帶來更多的思考與想象。當然,最主要的,收集物品能讓他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所謂平凡中見樂趣。
于是每次和朋友出去玩,COM都會非常留意啤酒瓶蓋,遇到沒見過的瓶蓋,他都會主動要求自己開啟瓶蓋,確保瓶蓋完好無損。“這里有個小竅門,開瓶之前先在瓶蓋上面墊一個一元錢硬幣,這樣瓶蓋就會像新的一樣了。”為了收集更多款式的啤酒瓶蓋,并不愛喝啤酒的COM開始像個“酒鬼”一樣到處搜尋城中各間便利店和大小超市,發現沒見過的瓶蓋就收羅回家,有時候走在路上,也會在被別人丟棄的啤酒瓶蓋中尋找自己沒有的撿回家。慢慢地,COM了解到啤酒瓶蓋也會分類提供的,餐廳供應的、KTV供應的和零售的瓶酒瓶蓋都會有所不同。COM得意地說。也會有這樣的情況,這些獨特的瓶蓋被COM發現時,已經彎曲變形,不過COM并不灰心,而是把它們帶回家,用錘子把癟下去的部分弄平,再用鉗子把邊齒掰直,“基本上只要不是壓成平面的話,還是可以修的。”但是這樣的收集成效并不大,四年里他只收藏了130多款,“那時花了很大心血在這些瓶蓋上,每一個都彌足珍貴,它們可是我這四年歲月的一個見證。”COM感慨道。
加入“蓋幫”“蓋蓋交換”,俄羅斯也有玩家
COM介紹道:“不過這個選的過程可能時間會比較長,也需要相互的耐心。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跨品種交換。”在這些交換過程中,免不了會出現各種趣事,COM遇到的一個俄羅斯藏家就讓他記憶猶新。2010年夏,COM通過網絡認識了另一個藏友Feige,在他的介紹下,COM得知原來還有一個專門的瓶蓋收藏論壇。在這里,COM認識了很多與他有共同愛好的藏友,他們親切地稱自己為“蓋幫”青年。“蓋幫”成員們的收集并不局限啤酒瓶蓋,還有飲料瓶蓋,特制和塑料的都有,平日里,他們會通過網絡交流各自收集瓶蓋的心得。發現“蓋幫”,對COM來說最大的好處便是可以通過“蓋蓋交換”來獲取更多的啤酒瓶蓋。把自己多出來的瓶蓋藏品拍照上傳,成員之間相互查看對方的圖片,選擇各自需要的蓋子,湊夠數量了就可以相互郵寄,就是所謂的“蓋蓋交換”。
這個俄羅斯藏家在論壇上尋找中國藏家,一開始COM還以為他是華裔,問過之后才知道他是土生土長的俄羅斯人。“后來我們在網上交流時,發現他的語句都很奇怪也很搞笑,什么‘偉大品相的收藏品’,后來我才聯想到他可能是在用翻譯器跟我交流。”由于運費成本的問題,COM暫時還沒有和這個俄羅斯藏家進行交換。通過這樣的“蓋蓋交換”,COM的瓶蓋數量與日俱增,如今家中瓶蓋已有千余個。
無盡瓶蓋款式,無窮收集樂趣
今年已是他收集瓶蓋的第八個年頭了,這些瓶蓋中,那一套還未集全的“探月紀念蓋”是COM耗費最多心機獲得的瓶蓋,目前他只收到了5款。去年3月COM在廣州發現了第一個白色款探月蓋,兩個月后又在佛山發現另一款金色的,隨后廣州的朋友又給他寄來了另一款金色的。“我開始以為跟之前的金色款是一樣的,但細看對比后發現,是稍有不同的,因此我估計還存在另一款白色的。”待去年11月佛山的朋友寄來他推測中的另一款白色瓶蓋后,COM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已成功集齊一套,不料幾天后卻在東莞的路邊撿到另一款金色的。光是這5個探月紀念蓋,就已經讓他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去收集,現在卻發現,仍存在著更多的版本,拿著如此輾轉獲得的紀念蓋,COM說:“因為不清楚蓋子出品的情況,所以收集蓋子的過程會有很多驚喜,而發現的樂趣也就在這其中。”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潮濕而讓珍貴的蓋子生銹,家中的一千多個瓶蓋每一個都被細心的COM用布擦拭干凈,風干后分類放在塑料CD盒里,如今這一千款瓶蓋已經裝了滿滿一大紙箱。他曾考慮過在家中僻出一塊地方進行展覽,但由于空間有限,只得放棄。所以將心愛的瓶蓋取出來,整齊排列后一一拍照,成了COM最喜歡做的事情。
還有一個天津的女藏家,丈夫是芬蘭人,她在芬蘭的家里收集了上萬款蓋子,COM通過她交換了許多漂亮的國外瓶蓋。由于國外瓶蓋收集的歷史久遠,且國外瓶蓋的設計感也較為新穎和強烈,在網上購置成套的外國紀念蓋也是COM收集瓶蓋的方式之一。COM一直認為收集本身是件非常個人的事情,它所帶來的樂趣是針對個人而言的,所以平日里他在家中也非常低調,家人對他的收藏也只是略有耳聞,并不知道他收集的數量如此之多,而身邊的朋友也較少知道他的這一愛好。不過現在為了拓寬收集途徑,COM開始讓朋友們幫忙留意瓶蓋。廣州的Feige一直是他關系密切的藏友,每次一有蓋子的信息就第一個通知COM。 小鏈接:
達人總結瓶蓋分類:
1.按地域劃分,可以分為國內蓋和國外蓋,國外蓋再細一點可分每個國家,國內蓋則分各省市的瓶蓋。
2.按品牌劃分,可以分為大廠牌和小品牌,國內啤酒5大品牌,雪花、青島、燕京、哈爾濱、金威。
3.按使用情況分,可以分為使用蓋和未使用蓋(即廠蓋,未封裝啤酒前的蓋子)。
4.按出品情況分,可以分為普通蓋和紀念蓋(即為了紀念某事而特別出品的蓋子,目前國內的紀念蓋很少,也不成系列,國外的紀念蓋比較多,而且是成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