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障礙性設計二、要適合商品的使用特點
三、適應使用環(huán)境
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消費意識的覺醒使外出旅游成為時代趨勢,因此,塑料瓶設計還需要考慮具體的使用地點、條件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賦予塑料瓶以不同的特征,使設計進入預定的目標市場。如飲品塑料瓶能否做到打開后既能飲用(易拉罐是常見的形式),也不另外需要杯子以便于外出使用,塑料瓶的材料選擇能否適應野外惡劣的使用條件與環(huán)境。
四、符合人機工學
塑料瓶直接與人發(fā)生作用,其造型設計應該符合人機工學的要求,包括生理、心理及信息感應方面的,設計出具有親和性、宜人性的容器造型,更好的為人所使用。例如,在瓶蓋周邊設計一些凸起的點或線條,可以增加摩擦力便于開啟,尤其是在手掌出汗?jié)駶檿r也能比較容易打開。塑料瓶的尺寸、重量應該符合人生理的一般性要求,如易拉罐的直徑尺寸不能太大,容量也要輕重適當,以便于單手握持。
五、操作使用的暗示與引導
好的塑料瓶除了實現(xiàn)基本功能外,還應有明確的指示功能設計,不同塑料瓶造型應該有明確的差異性,如用手“捏”與用手“抓”的造型是不能混淆的。通過結構、造型、色彩及肌理的變化與對比,形成視覺語言的暗示與引導,必要時也可以設計一些附件,以自身形式語言十分清楚地傳遞出塑料瓶的操作方式。例如洗手液容器的出口設計,應該使人在第一次使用時,就能判斷出如何操作,是按還是旋轉,都應該以明確的形態(tài)語意給予暗示與引導。
一般來說,塑料瓶設計都追求使用上的便利性,但也有特殊情況。由于兒童在認知與行為上的幼稚,往往會在監(jiān)護人疏忽時,打開藥品類、化學類塑料瓶,并誤食產(chǎn)生不良后果。所以,在塑料瓶上有意設計一些操作障礙,具有深刻、積極的社會意義,障礙性容器設計是一種新的針對兒童安全的設計,它依靠智慧而不是力量來開啟,從而排除了產(chǎn)品對兒童的潛在危險性。例如,“美林”兒童退燒制劑的“下壓后旋轉”式的蓋封設計,需要在旋轉同時向下按壓瓶蓋才能開啟,否則,無論如何旋轉也不能打開,這樣就可以防止兒童擅自開啟發(fā)生意外。障礙性容器設計是最高尚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設計的人性化意義,表達了對人的終極關懷。
要適合商品的使用特點,也就是說塑料瓶設計的實用性,這是設計時應該首先考慮的。在結構、造型上符合所裝內(nèi)容物的自然屬性是實用性的具體表現(xiàn)。例如,由于香水的易揮發(fā)性,所以香水瓶的瓶口應該小一些,這樣可以使香水味保存得更持久,而且倒出使用時,也容易控制劑量。飲料類塑料瓶的容積最好根據(jù)一般人能一次喝完的基本標準來設計,既不浪費資源,又便于消費者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