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憑著對環保的熱愛,最小奮斗士康琪琪執著地將“揀瓶瓶堅持到底”,并把宣傳陣地搬到了公交車上,計劃在公交車上設置“瓶瓶之家”。
一場偶遇
找到志同道合的公交司機
“看,車上有個揀瓶瓶的小姑娘!”昨天上午,劉期全駕駛著78路公交車行至成飛大道時,聽見乘客正小聲嘀咕著什么。通過后視鏡,他看見乘客們正用一種好奇和疑惑的眼神看著一位小姑娘,她正是康琪琪。只見她坐在靠近垃圾桶的單座位上,腿上放著一個塞滿飲料瓶的編織袋,當車抵達終點站,小姑娘沒有下車,而是尋找著留在車上的廢舊飲料瓶。
“小姑娘,你是收瓶瓶賣嗎?”“不是,我在搞環保。”起初,劉期全半信半疑,“收瓶瓶怎么搞環保啊?”隨即,康琪琪說出了自己的宏偉目標:收集1萬個瓶子做成環保標識,在公交車上收瓶子,可以讓乘客切身體會環保的重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環保氛圍。“如果公交車上都有個瓶瓶之家,人人就能養成分類投放的習慣了。”
聽罷,劉期全深有同感,他時常看見個別不自覺的乘客為圖方便而亂丟垃圾,雖然他會立即勸導,但終究治標不治本。
“公交車可以成為城市最美的風景線,為什么不能成為宣傳環保的最佳廣播站呢?”劉期全接過康琪琪的袋子,領著他前往調度室,并告訴她,那里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叔叔阿姨。
一番設計
瓶瓶之家雛形大功告成
“瓶瓶之家可以在公交車上安家嘍!”78路公交車車隊尹隊長應允了康琪琪的要求,而其他司機叔叔阿姨則爭先恐后請求康琪琪在自己的車上安裝第一個瓶瓶之家。但沒高興多久,叔叔阿姨們提出的許多實際問題卻把康琪琪難住了:“瓶瓶之家應設計成什么規格才合適?”“擺放在哪里才能既顯眼又不擋道?”……
隨后,尹隊長帶著康琪琪來到78路公交車上“實地考察”,經過一個小時的商討,瓶瓶之家的雛形大功告成:高65厘米,長20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體,設置在愛心雨傘箱旁邊。康琪琪還采納了劉期全的意見桶身為透明軟塑料,既不易損壞,也能起到標識作用。司機們紛紛表示,將加入到康琪琪的收荒隊伍中,每次把瓶瓶之家里的廢舊飲料瓶收集起來后轉交給她。
回到家后,康琪琪連午飯也沒吃就投入到為瓶瓶之家設計模具的工作中,父母和弟弟也齊上陣,四處聯系生產廠商。“不出意外的話,明天瓶瓶之家就能落戶公交車,我真希望看到人們都能自覺地將廢舊瓶子放入那小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