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不僅令麗鵬股份 損失慘重,還令流通市場上的資金大舉出逃。日前,停牌多日的麗鵬股份發布了一則事故公告,公司一生產車間因為設備故障引發大火,并造成35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不幸的是,這場大火還“波及”到流通市場。昨日,受到利空消息影響,股價應聲下跌,各路資金聞訊而逃。而對于該股的后市,記者電話采訪了參與撰寫該公司研報的分析師,其認為,估值過高是麗鵬股份的硬傷,公司所處的瓶蓋生產行業“想象空間”還有限。
資金落荒而逃
受到這個利空消息的影響,昨日早盤,資金便上演了大逃亡,公司股價便早早地封住了跌停板。直到收盤前五分鐘,跌停板才被打開。最終以接近7%的跌幅收盤,報15.18元。
事實上,公司股價近期也是跌跌不休。經過記者的粗略統計,截至昨日收盤,自4月中旬以來,該股已經累計下跌接近29%。在除權前,麗鵬股份雖然還沒有跌破23.8元的發行價,但曾經在去年7月份,一度逼近這個節骨眼。
記者查閱了麗鵬股份上市以來的股東變化情況發現,在公司的流通市場上,鮮有大機構進駐。資料顯示,麗鵬股份是去年3月份上市,但是自去年第二季度開始到去年年底,這三個季度,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幾乎都是自然人,沒有太多的著名機構在里頭。直至今年一季度,才有一、兩家小型的投資機構在公司流通市場上建倉。
賬面損失3500萬
根據麗鵬股份19日晚間的公告,公司鋁塑廠生產一車間于2011年6月12日11時左右因設備故障短路著火,引發火災。經過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消防及相關部門全力撲救,下午3時許,明火被撲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記者匿名采訪了麗鵬股份的證券代表,該名證代表示,火災是由電路短路引起的。“以前都還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這次是頭一回。而這次發生意外的車間,將會在15天之內復工,公司其余六、七個車間都在正常運行。”
根據公告,這次火災發生的時間是在6月12日。可是,直至6月19日的晚上,公司才對外發布了事故公告,期間相隔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這是由于交易所方面,希望公司能夠確認了損失的情況及具體數值后,才對外發布信息。所以公司在清算了事故的損失后才對外發布相關信息。”該名證代如此解釋。
當記者問及這次意外會否給公司即將披露的半年報、或是公司短期的業績帶來影響時,該名證代表示,消極的影響也是在所難免的,“關于賠償方面,麗鵬股份也在積極與保險公司進行溝通,盡快給投資者一個答復。”
另外,公司方面還表示,此次火災預計公司賬面損失3500萬元左右,其中固定資產損失2700萬元左右,占最近一期固定資產凈值的11.36%,存貨損失800萬元左右,占最近一期存貨總數的6.21%,201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09.27萬元。
分析師:估值過高,想象空間有限
就后市走勢相關問題,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采訪了天相投資一位參與撰寫麗鵬股份研報的分析師。
該分析人士稱,公司所在的瓶蓋生產行業受產業鏈下游的影響明顯。“比如說,公司生產的瓶蓋大部分都是向白酒等食品生產商。而這類食品企業增速緩慢,下游產業需求不高,這就對瓶蓋生產商有所制約。”
“從目前的基本面來看,公司的估值已經算高了。”該名分析師認為,麗鵬股份已經是接近30多倍的動態市盈率了,就中小板同行業從事容器包裝、瓶蓋生產的上市公司來說,這個市盈率比較高。“對比紫江企業 才十幾倍的動態市盈率,麗鵬股份估值明顯偏高。其實就目前公司所在的行業來看,想象空間、‘故事性’不是很強,可以被炒作的概念不多。”
“像公司這種只有一個生產基地,覆蓋全國的經營模式,屬于單點增速的模式。”該分析師表示,行業產品的附加值不高,對產品沒有過多的定價權,要想增加公司的毛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記者查閱了公司近年來的財務報告,發現自上市之后,公司的業績增長已逐漸趨于平穩。資料顯示,2009年和去年,公司分別實現了2972.55萬元和3019.27萬元的凈利,增長幅度為1.57%。到今年一季度,也只是實現凈利潤903.08,增幅不到1.9%。
“我們在研報中給出‘中性’的評級,實際上券商一般都不會給出太低的評級,‘中性’已經相當于看空的級別了。”該分析師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