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環青海湖地區的群眾就有祭海的習俗。但是,每年環湖地區群眾投入青海湖中的祭海物品,在經過湖水一段時間的浸泡后,污染了環境。為此,剛察縣旅游局利用這幾年觀魚放生節這個旅游平臺,研發出一種用青稞等糧食制作的生態環保寶瓶,這在國內尚屬首創。
據剛察縣旅游局旅游產品開發公司的陳經理介紹,過去人們用來祭海的寶瓶是玻璃瓶和布的,這種寶瓶在投入青海湖經過湖水浸泡后,里面的糧食腐爛變質,而寶瓶一旦被浪打上岸撞碎后,很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為此,剛察縣在這幾年經過大量的嘗試,工作人員終于研制出了一種用青稞、大米、豆腐皮等原材料制成的環保寶瓶。這種寶瓶在投入青海湖后,很快就會融化,然后吸引大量的鳥兒來覓食,不但沒有污染環境,而且還為青海湖的鳥兒和湟魚提供了食物。
記者在制作現場看到,這種寶瓶完全用糯米粘合而成,或者用青稞面捏制而成,寶瓶外部繪有民族特色的圖飾。陳經理告訴記者,生態寶瓶研制成功后,他們還將圍繞觀魚放生節這個品牌,積極研發許愿瓶、如愿瓶等系列寶瓶以及旅游紀念品,以彌補觀魚放生節沒有旅游紀念品的空白,同時也拉動了當地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