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淮安市淮陰區丁集鎮大轉盤附近發現,公路旁有多家廢品收購站在回收使用過的輸液瓶,這些輸液瓶堆放在一起,遠遠望去儼然是一座小山。記者隨后采訪了周圍的居民,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這些藥瓶散放在那里對他們的生活環境是否構成污染,會不會損害他們的身體健康?為此記者采訪了淮安市衛生監督所,該所監督四科范科長告訴記者,使用過的輸液瓶,不屬于污染性醫療廢棄物,有關規定上沒有要求使用過的藥瓶需特殊處理,但也不能外賣,尤其是賣給廢品收購點。如果未經消毒的輸液瓶被加工成食用器皿,會造成相當大的食品衛生安全隱患,因此,他建議對使用過的輸液瓶仍需統一定點回收。
在丁集鎮大轉盤朝沭陽方向右側,記者看到有兩戶居民門前堆積了大量使用過的藥瓶,數量在上萬只,用塑料布蒙起來的輸液瓶外包裝箱堆得足有兩人多高,箱上印有“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等字樣,在其中一家回收點,20平米左右的院內一 些人忙得不可開交,有人負責將箱子里的輸液瓶拿出,有人負責將輸液瓶的封口撕開,還有幾名婦女坐在凳子上將這些空藥瓶敲碎。這些被敲碎的藥瓶散發出一股藥水味,引來許多蒼蠅,記者發現有的輸液瓶里還有少量變色的殘余藥水。據該回收點負責人周女士介紹,這些輸液瓶來自淮安各大小醫院,以及連云港、宿遷等周邊城市,他們以平均7分錢每只的價格收來,敲碎后以每噸260元左右的價格賣到徐州一家玻璃廠“回爐重造”,至于“重造”后的用途她閉口不談。她還告訴記者,像她這種專門回收廢棄輸液瓶的大型回收點在附近有三家,還有20幾家家庭作坊式的小回收點也在做同樣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