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4月8日,美國開始首次使用玻璃瓶裝的方式進行牛奶銷售,這種方式不僅方便,而且更加衛生。由于牛奶的保質期較短,消費者很快就能用完玻璃瓶并到市場上歸還廠商,或者在牛奶工送牛奶時將瓶子歸還。瓶子易丟失、將瓶子歸還造瓶廠的花費以及瓶子的洗刷和消毒最終導致玻璃瓶的裝載方式遭到放棄。此外新鮮牛奶瓶和那些未洗刷的空瓶被放在一輛卡車中運輸,這也讓牛奶廠和消費者對牛奶的衛生情況產生擔心。
在那之前,人們使用各種各樣的容器來裝牛奶。賣家先從小桶或水桶中將牛奶舀出來,然后再把它裝進購買者攜帶的水壺、木桶和其它容器中。為了讓牛奶的買賣更加衛生,一些牛奶廠開始使用水果罐裝牛奶,這也使得不少用戶開始攜帶重新封裝的容器購買牛奶。
Echo牛奶廠(Echo Farms Dairy)首次在紐約推出了真正用來裝載牛奶的玻璃瓶,并開始從康尼狄格州開始送貨。其它商人初期都比較忌憚因為瓶子損壞而帶來的成本,部分消費者也不習慣這個看起來像藥瓶的容器。
不過這種牛奶裝載方式最終還是流行起來,截止到20世紀的頭10年,一些城市已經在法律上要求必須使用玻璃瓶進行牛奶送貨。
早期的玻璃瓶有很多設計類型,這其中就包括了使用金屬環狀物連接瓶塞的設計,就像現在一些歐洲等專業釀酒廠所使用的玻璃瓶。
所有的一切都促使了一次性容器的誕生,最早的打蠟容器出現在19世紀90年代,形狀有簡單的盒式,圓筒形,也有去掉頂端的金字塔形,甚至還有人模仿打造了傳統圓形玻璃瓶形狀。
不過真正流行起來的還是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矩形柱牛奶瓶,它的頂端采用的是上拉式圓形小蓋設計,非常輕便、結實,而且只占據很小的送貨車空間。到20世紀50年代時,它又被頂型牛奶盒式取代,該設計其實在1915年時就已經被注冊了專利。
玻璃瓶牛奶裝載方式目前只適用于部分特殊需求市場,家用牛奶送貨的方式也成為了歷史,現在美國幾乎所有牛奶都是使用頂型牛奶盒或塑料牛奶盒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