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不回收,廢品收購站白給都不要,扔了又可惜,連日來,家住鐵東區的王先生望著自家陽臺上5箱啤酒瓶發了愁,而和王先生同樣經歷的人有很多。據有關人士稱,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回收機制,使本來具有回收價值的啤酒瓶成了“一次性”商品。
回收啤酒瓶利國利民
“其實啤酒瓶子是一種可回收再利用的物品,不回收的主要原因就是個別廠家圖省事,然后把新瓶子的價錢強加給消費者。”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如此說,他希望生產廠家能做好廢棄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除了可以節約能源和資源,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外,還會產生良好的環境效益,造福社會。循環利用資源、節能減排涉及每個地區、每個企業、每個人,只有大家都真正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才能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不回收各方有說法
為何超市、大商場不愿回收空瓶呢?記者采訪了部分超市、大商場。工作人員都說了一個共同難處:場地有限,無法辟出專門空間放置容易損壞的啤酒瓶,也不可能安排人手專門從事啤酒瓶回收工作。另一個理由是包裝。以前瓶裝啤酒多用塑料格子箱放置,搬搬碰碰不容易損壞。如今,啤酒廠家普遍使用紙箱包裝,雖然比以往輕便、衛生,但紙箱容易破損,再裝進酒瓶不太安全。
記者撥通了青島啤酒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表示他們確實不從散戶手中回收,而是一次性從回收站回收。那賣給收廢品的不就可以了嗎?記者找到了拒收啤酒瓶的收購站,該收購站的負責人劉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空瓶占地方,一個手推車最多能推30箱啤酒。一箱回收價是0.5元,出售給大的收購站為1元錢,每箱能賺0.5元,一車能賺15元。但運輸過程中瓶子的損耗都得由自己承擔。而紙殼現在回收價是0.4元一斤,賣到大回收站最多能賺0.2元的利潤,一個手推車一般能裝2000斤紙殼,那就是400元,是啤酒瓶子利潤的幾十倍。
精裝啤酒瓶沒人要
“這兩箱是精裝的青島啤酒,剩下的三箱是精裝的百威啤酒,這么好的啤酒瓶子愣沒人要。”15日下午,王先生指著這些啤酒箱子無奈地告訴記者。據王先生稱,這些啤酒都是兒女們在家附近超市買的,喝完后他和家人去附近超市退瓶,不料營業員告訴他:超市沒有退瓶服務。王先生覺得納悶,以前到家附近的雜貨店買啤酒總能退空瓶,為何大超市竟不能退瓶?
王先生說:“過去買啤酒叫‘換’啤酒,買一瓶啤酒必須有一個空啤酒瓶子換才能買到,否則商家不賣,那會兒啤酒瓶子可是個寶貝,可現在瓶子越來越精美了,卻沒人要了。”
一年丟棄酒瓶數百萬只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市每年啤酒消費量約20多萬噸,其中瓶裝啤酒消費量占90%以上。除去自然損耗,啤酒行業專業人士估算,僅超市不回收空瓶這一項,全市每年損失的酒瓶數約200萬只,價值在100多萬元左右。
鞍山某啤酒廠一位負責人介紹,現在大品牌的啤酒,全部采用生產廠家專用的瓶子,他們在全國各地都有指定的生產廠家,每個瓶子的成本大約0.5到0.7元,而回收一個啤酒瓶在0.2元到0.3元之間,新瓶和再利用瓶子在進入生產廠家后,都同樣經過打壓、清洗、消毒等很多環節的處理。這樣算起來,如果一個瓶子再利用兩次甚至更多次,啤酒廠家可省下一筆可觀的成本費用,所以他們在對經銷商考核銷售業績時,返瓶率高低是其中一項。但對于有些啤酒就不使用回收來的啤酒瓶,比如精裝啤酒。由于流通過程慢等因素,為了減少在生產和出售過程中產生爆炸傷人的危險,很多大的生產啤酒的廠家都不使用回收來的啤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