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飲料瓶投進去,現金吐出來,一種名為飲料罐瓶有償回收機的裝置在2008年底投入公眾場所使用時,曾引起市民廣泛關注,也因機器拒收的廢飲料瓶竟高于回收的飲料瓶引起過爭議。近日記者發現,在個別公眾場所,回收機器悄然停用,或者被移走。
■市民呼吁用自律行為
代替高價機器
“當初花高價購置的機器,僅兩年時間就遭到棄用,實在可惜。”市民潘先生說。“孩子也喜歡這種回收方式,正好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機器停用挺可惜的。”一名孩子家長說,“還是希望能把這種環保的理念繼續推行下去。”
記者試圖確認目前所有回收機使用情況,但截至發稿時,尚未聯系到飲料瓶回收機的推出單位之一 ――海淀區物資回收中心。不過,也有市民表示,如果人們都樹立環保理念,自覺做到不隨意丟棄垃圾,把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完全沒必要花高價購置昂貴的機器。“環保如何能植根于人們心底,才是垃圾回收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回收機部分停用或搬離
乏人問津已停用數日
中關村廣場步行街西門門口,一臺回收機放置在角落里。機器上標明“飲料瓶罐有償回收機”,但來來往往的顧客很少有人注意到這臺機器。偶爾有小朋友路過,試圖讓家長幫忙把廢瓶塞進機器,才發現回收機屏幕始終黑屏全無反應,顯然已經停用。
據商場保潔人員稱,這臺回收機已經停用一段時間了。記者撥打回收機機身上的維修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在北京華聯商廈上地店內也有一臺這樣的機器,同樣已停用。地鐵海淀黃莊站西北口也是回收機安放點之一,但向商戶打聽機器的情況,商戶紛紛搖頭。僅有一名商戶表示,原先此處也有一臺回收機,但已經移走。人民大學對面當代商城一樓商戶稱,當初商場角落里也曾放置一臺回收機,但數月前,機器也已移走。
■兩年前批量投入使用
曾因拒收率高引爭議
據此前報道,2008年11月,海淀區物資回收公司與北京市開源技貿總公司在海淀區的部分公共場所設置了10臺“飲料罐瓶有償回收機”。從2009年6月開始,這類廢舊塑料瓶有償回收機開始在北京部分機關大樓、學校、商場、運動場陸續設立,數量超過50臺。據報道,這類機器造價每臺至少兩萬元以上。
飲料瓶有償回收機剛投入使用時,每回收一個瓶子,可吐出5分錢,這引來眾多市民的好奇和使用,但在使用和推廣中也遇到了諸多的尷尬。記者看到,機器對投入的飲料瓶有諸多限制:必須是塑料或者鋁質飲料瓶罐,瓶罐內無飲料殘液,條形碼完整,瓶罐無變形。這在實際中,導致拒收的廢飲料瓶竟高于回收的飲料瓶。相關人員曾回應稱將在每次調試和維修中逐步解決問題。此外,一些市民錯誤使用、往回收機內亂塞東西,也容易導致機器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