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男子保羅·盧克有一個特殊愛好——收集牛奶瓶。從1987年收集第一個牛奶瓶至今,他已經攢了上萬個奶瓶。
建博物館
盧克的收藏量逐年增長,家中已沒有足夠空間容納,他不得不在后院修建一座“迷你博物館”陳列牛奶瓶。他給每個瓶子內裝入泡沫塑料,讓它們看上去就像灌滿牛奶。
“我最喜歡20世紀50年代出品的牛奶瓶,那時瓶身廣告圖案用3或4種顏色繪制,通常是雞蛋或黃油廣告,”盧克說,“每家乳品廠的瓶身廣告都不一樣。”
他說:“我收集年代最久遠的牛奶瓶可以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那時牛奶瓶剛問世,由綠色玻璃制成。”
除收集牛奶瓶,盧克還有老式送奶馬車、牛奶桶以及多種與送奶工相關的小物件。他設立一個“牛奶瓶新聞”網站,為“粉絲”們編輯、傳遞有關牛奶和牛奶瓶的新聞。
興趣未減
盧克現年33歲,與妻子、女兒居住在埃塞克斯郡斯坦福勒霍普,是當地一家乳制品企業的銷售員。
1987年,年僅9歲的盧克為送奶工“打下手”,順便掙零花錢。從那時起,他產生收集牛奶瓶的想法。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他的話報道:“瓶身印有凱洛格牌玉米片廣告的奶瓶最先吸引我。我那時還在上學,給送奶工打下手時,收集這種瓶子。”
“父母喜歡我有愛好,他們認為這讓我遠離麻煩,”盧克說,“我覺得收集不同的牛奶瓶挺有趣,不過這個愛好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盧克收藏的牛奶瓶數量已經上萬,仍舊興趣未減。“我總是從農場尋找各種印有牛奶公司名字的奶瓶。如果有人給我出示當地牛奶廠照片或是告訴我相關信息,我都會很高興”。
記錄歷史
盧克說:“我收集的一些牛奶瓶世間僅存一件,不容易為它們定價,況且我不是為了錢才收集牛奶瓶。它們記錄歷史。”
“以前送奶工人用長柄勺從大奶桶里舀出牛奶,灌進顧客的奶壺。這種方式不衛生,因此乳品廠使用牛奶瓶,”他說。
《每日郵報》說,1880年,一家名為“快車乳品公司”的企業生產出英國第一個牛奶瓶,用瓷質瓶塞封口。為防止腐壞,送奶工每天要駕著馬車送奶四次。1894年巴氏滅菌法發明,牛奶經殺菌可長時間儲存,運奶次數降至每天一次。
1920年,噴砂技術問世,乳品廠得以在奶瓶瓶身印繪廣告。20世紀90年代初,乳品業引入紅外線掃描技術掃描奶瓶,檢查清潔度,瓶身廣告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