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上的"兗州特曲"四個字依稀可辨
“朋友過生日,明明我買的是15年的瀘州酒,打開正要喝的時候才發現,酒瓶上寫的卻是兗州特曲,字跡都被磨去了,還貼上了瀘州酒的標簽。這里面裝的到底是什么酒?”11月22日,家住嶗山區的李先生為了這瓶“猜不透”的酒很納悶 。
三瓶酒都“內外不一”
16日下午,為了給朋友過生日,李先生走到了嶗山樂天瑪特超市的酒水區,準備買瓶酒大家一塊喝。“一到酒水區就看到了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寫著52°的15年陳年老壇,49.9元,買一贈二。”李先生覺得挺劃算,就買了一瓶,工作人員贈了他兩瓶。
“要喝酒時我打開了瀘州酒的盒子。由于酒瓶不好開,朋友們用力擰的時候,不小心把酒瓶上的標簽弄了下來。”李先生一邊跟記者說著話,一邊拿出了他所說的讓人“猜不透”的瀘州酒 。記者看到,酒盒上面寫著“瀘州陳年老壇”六個大字,下面是“濃香型白酒 ”,出廠公司是“四川老瀘州酒業有限公司出品”。但是陳先生從里面拿出土黃色的酒瓶后,上面竟然有被磨損的痕跡,不過依然可以看出“兗州特曲”的字樣。“你說兗州特曲的酒瓶穿了瀘州酒的衣服,里面裝的究竟是什么?”隨后李先生又拿出其他兩瓶,瓶子上雖然都有瀘州酒的標簽,但是撕去標簽,都是清一色的“模糊版”兗州特曲。當天下午李先生就要求樂天瑪特超市給個說法。
11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該超市酒水區 ,發現瀘州酒仍然在柜臺上擺著,并且優惠活動也在進行中,記者找到了主管欒先生,他告訴記者:“酒的質量肯定是沒問題的,我們這么大的超市不可能賣假酒 。我們想再送一箱給顧客,但是他堅持認為質量有問題,雙方就沒有協商好。我們超市的來源華夏酒報解決方案,只能是再送一箱酒給他。”
廠家稱用了回收酒瓶
22日下午,記者聯系到了瀘州酒廠山東區的廠方負責人徐先生。詳細了解情況后,徐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有一批酒急等裝瓶,但沒有酒瓶了,我們只能回收瓶的形狀相近的酒瓶,處理后用上了,里面裝的都是瀘州酒 ,質量沒問題。酒瓶真的是回收的,大概一共有四五百個吧,具體在山東的流向還真不清楚。”
徐先生表示,這在業內也是常有的事。“用的時候我們已經把字跡磨掉了,再說法律上沒有規定不能這么用,我們沒有冒充兗州特曲,只是借用了它的酒瓶,因為瓶的形狀相近嘛,這個和酒的質量沒有關系,客戶可以放心飲用。如果對質量有懷疑,可以找相關部門調查,有問題我們肯定會負責的。”
工商稱如舉報可查證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青島的工商部門,消費者熱線的工作人員表示:“廠家沒有打著其他廠家的名,是用了其他廠家的酒瓶,這種行為在法律上沒有明文禁止。如果兗州特曲的廠家沒有追究產權責任的話,還是不觸犯法律的。這和打著其他廠家的牌子,銷售自己品牌的白酒的性質不同。”
關于白酒的質量問題,工作人員解釋說,可以找相關的部門進行鑒定,或者找消費者投訴部門投訴后,工作人員幫其查出進貨渠道。“如果這個酒是假的,那進貨渠道肯定有問題,市民舉報后,我們會有相關工作人員取證,然后查出這瓶酒的進貨渠道,看看是否正規,是否合法,會給市民一個及時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