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瓶裝系列飲料為了促銷,在部分瓶蓋內(nèi)印有“再來一瓶”字樣。一對來自浙江的夫妻到奉節(jié)旅游時,碰到有人兜售偽造的“再來一瓶”瓶蓋,于是低價買回,再以假充真倒賣給一些小賣部。
近日,重慶市奉節(jié)縣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批準逮捕了梁某和他的妻子。
上當
只因中間差價確實大
連梁某、饒某都知道中獎瓶蓋“便宜得太離譜”,那些小賣部老板們?yōu)楹我稽c兒都沒有警覺?
筆者采訪承辦此案的檢察官時了解到,其實很多副食店老板一開始還是有些懷疑,但后來聽對方自稱是干收廢品這一行的,就想這些人的確有可能經(jīng)常收到中獎瓶蓋、手頭有這么大的量也很正常。
其實,這些精明的副食店老板在買這些“再來一瓶”瓶蓋時是算過賬的:從梁某、饒某手中以每個1元到1.3元不等的價格買來,拿這些瓶蓋可以去找經(jīng)銷商換一瓶同類飲料,而這類飲料每瓶的批發(fā)價在1.8元左右。面對兩者之間的價差,許多老板自然無不動心。
目前,由于梁某、饒某所供述在船上購買的假瓶蓋數(shù)量和已售假瓶蓋數(shù)量不一致,該案正在進一步調(diào)查中。
現(xiàn)身
低價銷售“中獎瓶蓋”
7月25日下午,萬州區(qū)沙龍路某市場里面的一家副食店,老板正在忙活。
這時,一名操著外地口音的男子拿著3個康師傅冰紅茶“再來一瓶”的瓶蓋要換飲料。
老板看了一下,當即給了他3瓶飲料。
拿到飲料后,男子卻沒有馬上走,而是對老板說:“我是開廢品收購店的,平時收集了很多類似的‘有獎兌換’瓶蓋,現(xiàn)在低價賣,你要不要?”
見老板有點動心,男子當即又說:“一元錢一個。”
一瓶冰紅茶零售要賣三四元,而眼前這些可以用于兌換的瓶蓋只要一元一個,老板見有錢可賺,同意了。
這名男子正是梁某,他手里的“再來一瓶”瓶蓋自然也全是假的。
沒多久,梁某就提著一個裝滿瓶蓋的塑料袋返回,不過卻對老板說每個瓶蓋要1.2元才賣了。
老板和梁某討價還價,最后1.1元一個成交。
梁某當場數(shù)了一下,袋中共有1000多個瓶蓋。除去零頭,老板給了梁某1000元現(xiàn)金。
在當天下午5時許,梁某又到這個市場找到另一家副食門市,以每個一元的價格賣了800個“再來一瓶”瓶蓋給女老板。
7月28日上午9時許,自稱收廢品的梁某出現(xiàn)在奉節(jié)縣永安鎮(zhèn)汽車站旁一家副食店,當時店里有四五個人。
女老板見他要賣可兌獎的瓶蓋,就問多少錢一個。
經(jīng)討價還價,兩人談成1.1元一個。
落網(wǎng)
自稱順路做點小生意
當梁某拿到錢準備走時,正巧康師傅冰紅茶的經(jīng)銷商派員到副食店回收兌獎瓶蓋,隨即發(fā)現(xiàn)剛回收的瓶蓋全是假的。
女老板發(fā)現(xiàn)瓶蓋有假后,立馬將剛走出店鋪的梁某逮住,并扭送到附近的交巡警平臺。
經(jīng)警方調(diào)查,梁某是浙江省臺州人。
梁某稱,他和妻子饒某是到奉節(jié)旅游的,賣“中獎瓶蓋”不過是“順路做筆小生意”。
梁某歸案后交代,7月23日,他和妻子從湖北省宜昌市坐船到奉節(jié)來游三峽,碰巧船上有幾個人在賣這種瓶蓋。
經(jīng)不住幾人的勸說,他花750元錢買了一大包這種瓶蓋。
如果一個瓶蓋一個瓶蓋去兌換飲料,顯然太費事又太麻煩。
為了將手中的“中獎瓶蓋”賣個好價錢,梁某夫妻想了很多辦法。
一開始,梁某擔心自己一個大男人去賣瓶蓋不容易取信于人,于是讓妻子先到副食店去打聽,并和妻子商議好了“收廢品得到瓶蓋”之類的說辭。
不想,梁某的妻子以這樣的說辭去賣假中獎瓶蓋,竟然一試就靈,許多副食店的老板紛紛上當受騙。
于是梁某自己也親自上陣。據(jù)梁某、饒某交代,他們先后在萬州、開縣、云陽、奉節(jié)等地的批發(fā)市場、副食店賣假的“中獎瓶蓋”,詐騙了5000多元。
當檢察官問饒某知不知道這些“中獎瓶蓋”有假時,饒某直截了當?shù)鼗卮穑骸皯撌羌俚摹R皇沁@些瓶蓋是0.5元一個買來的,便宜得太離譜;再就是賣瓶蓋給我的人應該也不可能一下子收到這么多真的中獎瓶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