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啟示】
在“港洋化纖”,我們知道了廢塑料瓶也是財富。以其為原料制成再生化纖絲,一個塑料瓶足夠做一雙嬰兒鞋,12個塑料瓶可生產一件T恤衫。關注資源回收利用領域,讓廢品產生新的價值。
廢可樂瓶、礦泉水瓶、雪碧瓶等,經過清洗、破碎,變成或方或圓的小切片,再經過烘干、熱熔等多道工序后,再次呈現在眼前的,是潔白的再生化纖絲。這是記者在衢州港洋化纖有限公司車間里看到的一幕。
在原料倉庫,已經經過破碎清洗的廢舊塑料瓶切片堆成一座座小山。“我們的生產流水線,一天能消耗60噸這樣的廢料。”該公司副總經理朱榮林說,普通化纖要用石油為原料加工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石油資源,生產成本高;而公司用廢可樂瓶等生產的化纖不消耗石油資源,產品質量與普通化纖相當,成本也低。2008年1月籌建,去年9月份投產。原本不值錢的廢舊塑料瓶子,經過加工轉化,擠壓成絲,每噸銷售價格達到9500元。“衢州的廢瓶基本是這里消化掉,周邊的也拉到這里來做我們的原料。”朱榮林說,這不僅讓廢品產生了經濟效益,還保護了生活環境。
以塑料瓶為原材料生產化纖絲,這在我市還是第一家。幾年前,公司董事長了解到江蘇有這樣的生產企業,于是每年都花幾個月時間去學習技術,看人家怎么生產,回來后進行消化吸收,并聯合其它股東,著手創辦了“港洋化纖”。公司還研發成功了生產線的控制系統。現在,產品質量甚至超過了江蘇的廠家。
在建成投產的同時,又配套年產3萬噸的原液染色滌綸纖維生產線項目。原液染色,就是在化纖絲的生產過程中,根據客戶的需要加進染料,直接生產出有顏色的化纖絲。這樣,產品就不用再通過印染廠進行染色。印染業污染很大,的原液染色項目,可有效減少印染廠的污染排放。去年底,的原液染色項目獲得了國家新增中央投資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專項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