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不是價值連城,也許不是獨一無二,在每個人的身邊,都有自己喜歡的小“寶貝”,一個瓶塞,足以牽出對若干年前往事的回憶。
韓文宣是一所學校的外語老師,談起收藏,他說沒什么心得。因為對古玩、錢幣,他壓根不了解。但是,在他家里,卻藏著一堆令人好奇的小玩意,那就是瓶塞。
盡管瓶塞個頭不大,但是仔細數下來,有100多個。韓文宣一直把它們放在紙箱子里,和一堆看上去貴重的禮品、花瓶擺在一起,在他眼里,所謂“工藝品”略顯庸俗,還沒有瓶塞有價值。
在眾多瓶塞里,有紅酒、白酒和一些國外進口酒的,例如解百納、茅臺等,大多數都是木制的。每個瓶塞的形狀不同,瓶塞上還印有圖案和文字。
“那時候,我在一家省級外貿公司做外語翻譯。 ”看著瓶塞,韓文宣自然地回想起以前的事。他說,這些瓶塞是托江蘇的一個制作工廠幫我收集的,我的瓶塞都是請瓶塞廠的朋友收集的,他們做了什么牌子我都央他給我留一個,前后有2年多的時間。
韓文宣和木頭有著不解的情緣。 “11年前,我大學畢業后,在外貿公司,專門負責木制品出口,還在家具廠實習過。”離開外貿公司后,韓文宣獨自開了一家工藝家具廠,也是以軟木為材料,做一些小鏡子、化妝臺之類的。
很多人看到他的這么多瓶塞,第一句會問:“你愛喝酒嗎? ”其實,韓文宣不喝酒,這也是為什么瓶塞上面沒有開啟過的痕跡。從08年開始,他收藏的瓶塞數量一直未變過,“08年底結婚,09年底有孩子,一直忙著生活,所以這些個人一時的興趣愛好都拋掉了。”到現在,韓文宣沒事的時候就把瓶塞拿出來看看,透過里面,仿佛看到自己曾經奮斗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