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后,低碳概念在各產業迅速風行。水是生命之源,然而瓶桶裝水生產過程中所帶來的碳排放遭受到部分消費者的非議。不過“低碳經濟”已悄然影響著整個行業的運作。更有企業負責人指出,多用電,少用油;多用可降解材料;效率最優就是成本最優,就是能源消耗最優。記者走訪得知,目前一些有規模的飲用水企業已經在優化自身的生產過程,努力打造“低碳綠色”水業。
景田品牌經理譚文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先進的技術是低碳減排最好的體現,使水的利用率變高,自然能做到節能減排。他介紹,景田2009年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德國克朗斯生產線,是華南飲用水行業中唯一完全引進這套設備的水企;雖然每天生產線售價高達數千萬,但是其吹瓶、罐裝、封蓋一體化的設備可以更好減少能耗、杜絕二次污染。
鼎湖山泉的相關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目前行業在研制一種更加環保、節能的“注拉吹”吹瓶機設備,盡管成本要高出幾十萬,“但如果研制成功,鼎湖山泉愿意購買。”據了解,作為國內飲用水行業第一家引進機械手裝卸平臺的企業,鼎湖山泉可以大大減輕人力資源的消耗,而且機械手能對桶裝水自動跺碼,可以避免人工跺碼導致的瓶蓋松動,造成二次污染。
日之泉今年也增加了兩臺全自動的吹瓶機,一方面大大加快了吹瓶的速度,減少機器的能耗,另一方面全自動生產也節省了很多人力資源。“以往瓶廠要600名工人,新設備上了后只需300人即可。”日之泉總經理袁健雄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