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瓶機由單滴、雙滴發展到三滴、多滴,制瓶機控制技術由機械控制到電氣控制發展到數字化伺服控制。
二十五年前,制瓶生產線處于機械自動化時期。國內行列機的所有動作靠機械轉鼓實現,與關聯設備的同步靠機械傳動來實現。
八十年代后期,從國外引進了高性能的行列機,從傳動到成型控制全部是電腦控制。對國內玻璃制瓶行業展示了一條嶄新的思路。我當時在山東輕工業機械廠工作,由于國內買不到計算機芯片,應該說買不到單片機芯片。并不知道國外什么時候出現了單片機,但在巴黎有個會議,不許向社會主義的中國賣單片機芯片。當時只能用比較落后的Z80單板機做一些用于同步傳動相位調整的裝置,總算是用上微機了。
1988年美國Intel公司將51系列單片機芯片賣到當時由英國人控制的香港,隨即通過一些渠道進入了中國大陸,為我們研制今天的制瓶機控制系統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
九十年代初,我們選用了當時Intel公司性能較好的MCS-96系列單片機作為電子定時控制板的CPU芯片。當時的開發工具非常昂貴,就參照北京工業大學電子廠的STD總線制作了自己仿真工具,可使多個控制單元聯機控制,于九十年代中期完成了設計,直到1998年用于山東升華玻璃廠的單滴料行列機。第一代電子定時DDS-10從此獲得國內玻璃行業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