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進馬懷光的家門,記者就驚呆了:十多平米的房間內(nèi),三面墻壁展架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瓶子,遠看似一幅壁畫。
一兩個酒瓶放在一起很不起眼,但是兩千多個各色的酒瓶放在一起,是什么感覺?家住新華巷的馬懷光告訴記者,這就是幸福!
這些酒瓶造型各異,大的足有70公分高,小的不到10厘米。材質(zhì)也是多種多樣,有烤瓷的,玻璃的、還有石頭的、塑料的。仿古酒瓶古色古香,華貴典雅;仿生酒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拄拐杖的老壽翁、古代的人頭像,爬行的烏龜……一些酒瓶以歷史事件為背景,如“南昌第一槍”等,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
酒瓶來自全國各地,有本省的,有四川、云南、山西等外省產(chǎn)的,國內(nèi)主要知名品牌的酒瓶在這里幾乎都可以找到,其中不乏一些絕版的酒瓶。 為了擺放這些酒瓶,馬懷光專門找人定制了展架。“我現(xiàn)在有2000多個酒瓶,可惜空間有限擺不下,許多只能放在箱子里”。在馬懷光的指引下,記者在他家桌下又看到了不少形態(tài)各異的酒瓶。 很多酒瓶不僅顏色、造型漂亮,瓶上還有書法、繪畫、詩詞等藝術作品,其中不少字畫還出自名家,它們不僅僅是盛酒的工具,還記載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
他又是如何在5年的時間內(nèi)搜集到2千余個酒瓶呢?馬懷光說,開始的時候,癡迷到垃圾堆里撿,但能夠撿到的酒瓶畢竟有限,他搜集到這么多酒瓶,主要得益于身邊人。親朋好友只要誰發(fā)現(xiàn)“目標”,都會想盡辦法幫他弄到手。
馬懷光的酒瓶收藏室成立后,吸引不少人前來參觀,看到自己的收藏被人們認可,他說:“收藏酒瓶不但是我自娛自樂的愛好,還讓我多交朋友,豐富了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