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界的跨界熱度持續升溫,最近讓人關注的一次合作是世界建筑設計大師保羅·安德魯與法國著名干邑品牌馬爹利的合作,推出了全球限量供應的首款馬爹利X .O建筑靈感限量版干邑。半球形的瓶身設計,很容易就讓人想到北京的國家大劇院,真不愧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從建筑設計到產品設計,雖然一個是體量龐大的國家大劇院,一個只是小巧的酒瓶,但保羅·安德魯表示,那只是設計類型的不同,過程卻是一樣的,都需要嚴謹對待、全神貫注地去創作。

■跨界對談
設計的類型不同,但過程是一樣的
記者:您認為建筑設計和產品設計有什么不同?
保羅·安德魯:這是兩種不同的設計類型,但是過程都很嚴謹,都需要全神貫注地去創作。
記者:您認為什么樣的包裝設計會讓人印象深刻并且能完美地展示酒品的品質?
保羅·安德魯:我認為對于任何產品,最重要的始終應該是產品的質量而非包裝。包裝僅僅是一種承諾。
記者:這次和馬爹利超越建筑領域的設計經歷對您來說具有什么樣的意義?您怎么看待如今日漸風行的跨界合作?
保羅·安德魯:這個特殊的馬爹利X .O限量版作品與我的其他作品截然不同,它是另外一種類型。但我的態度卻一如既往,完全沒有改變。“為什么?我將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如何使之變得具有價值呢?有什么新的做法,或者與之相反,我們是否應該從最基礎的部分著手?”這都是我會詢問自己的問題,我們會設法去盡可能明晰地界定它,然后進行具體設計,并且使它的質量臻于完善,就像我對待任何一幢建筑或者任何一部小說那樣。你知道,每一件作品的創作過程都必須嚴謹對待,這款馬爹利X .O限量版作品當然也不會例外。
與馬爹利之間的合作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就如同在對一個城市中已有多年歷史的城區進行再創作一樣。沿襲歷史中的經典元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進行新的創作時你必須忘記這些,從零開始,為它帶來新的東西。對歷史的尊重不應成為新設計的絆腳石,相反,它應該成為新創作的靈感源泉。我認為,避免局限性和進行多元化的創作是很重要的,因此跨界合作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好的多元創作形式。
■創意解讀
通過不同的圖畫與材料,為酒瓶呈現新的聯想模式
這一具有典型保羅·安德魯設計風格的設計一上市,即引來極大關注。對設計師來說,從建筑設計到產品設計,到底有何不同之處?設計者又如何在截然不同的設計領域,保留自己的風格呢?
保羅·安德魯表示,看瓶身,就知道馬爹利X .O建筑靈感限量版顯然是與建筑有關的。他認為,雖然包裝無法成為建筑的一部分,但它能夠表達出其蘊涵的思想。在作品設計之初,他與合作方進行了非常坦誠的交流,談到品牌形象、歷史、近期的酒瓶樣式以及目前的酒瓶樣式等。一開始,他想用水泥或者某些能讓人想到土壤、大地的材質作為包裝的底座。但因為重量的原因,這當然無法實現。不過,這個創意的確幫助了最終的設計成型:用一層通透的保護層來展示酒液色彩,這個設計類似于玻璃屋頂的設計和功用。他表示,通常干邑的包裝都采用一些柔軟材料,包裝紙,布料等包裹產品,而這次他希望通過不同的圖畫和材料為大家呈現另一種聯想模式——— 建筑。
他表示,所有的建筑師和設計師都有自己喜歡并堅持的風格,但這并非一成不變地如法炮制,而是在不斷演進的過程中最終創造出一個新的設計作品。他個人的風格中有穹頂和玻璃屋頂,這些都是在中國國家大劇院和馬爹利X .O中可以尋覓到的共有設計元素,雖然他們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作品。
■創意話本
內心真正自由,才會有創造力
相比央視大樓的“大褲衩”,國家大劇院的“圓蛋”設計更為業界與大眾接受,其背后的設計師也由此受到關注。借此機會,記者較深入地采訪了保羅·安德魯,了解這位建筑設計大師的設計思想與創意來源。而在整個采訪過程中,他所體現出的嚴謹、客觀以及內心對自由的追求,讓人深刻體會到“什么是創新”與“何以創新”的背后意思。
作為建筑的設計者,我把自己看作建筑的仆人
記者:您的靈感源自何處?您的設計理念是什么?您的設計所體現出的風格是怎樣的?可否介紹一下您的設計過程?您是否遇到過不同理念之間難以解決的沖突?
保羅·安德魯:產生靈感并非易事。如同人們常說的那樣:靈感只占5%,其余95%是汗水。
我并不是很在意固定的風格模式,這對我來說意義不大。風格只是一個類別體系,如果想保持自由,你就必須把它忘掉。我所指的自由是內心真正的自由,這是最重要的。它是創造力,自我批判和激情的源泉。
與此同時,我一直提醒自己,我所設計的建筑既不屬于我,也不僅僅屬于客戶,而是一筆所有使用和觀賞這座建筑的人所共同擁有的財富。作為這些建筑的設計者,我把自己看作這些建筑的仆人。我必須尊重規則,控制成本,正確地使用各種材料。但僅僅做到這些是不夠的。更深層次的內容是賦予建筑設計詩意的內涵,這是任何創作真正必須堅持的。但是又有哪個建筑師會把自己當成是詩人呢?
設計師盲目屈從流行,就會完全迷失自己
記者:您認為一座建筑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或者說哪些要素保證一座建筑是成功的?
保羅·安德魯:我認為,沒有什么東西是可以絕對地保證創作的品質。任何人都無法避免面對風險。唯一能夠確定的事就是:如果你對自己的內心不忠誠,如果你盲目屈從流行,那么你將完全地迷失自己。
記者:在您所設計的作品中,您最喜歡的是哪一個?是否可以透露一點您的下一個建筑項目的信息?
保羅·安德魯:要我說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可能會有些困難,因為這就像是叫一位母親選出自己最愛的孩子一樣,通常她什么也不會說。我投入最多精力的設計是戴高樂機場的1號候機樓和北京的中國國家大劇院。我總是試圖令這些最終完成了的作品呈現出最完整、最成熟的狀態。
至于下一個項目,目前還沒有確定。這需要很多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項目,其次是客戶,一個信任我并態度堅定的客戶。
北京國家大劇院,是一座為人民大眾著想的建筑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國家大劇院的設計?它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保羅·安德魯:這是我設計過的最重要的一個建筑物,是我一生難得的機遇,也是我經過十多年努力才造就的一項工程。對于成功之處,我覺得觀眾對建筑大廳、對音響感到滿意,參觀人群絡繹不絕,這些都是它成功的主要標志。我相信,它的成功在未來還將延續,因為它是一座氣勢宏偉的建筑,是一座為人民大眾著想的建筑。
環保建筑,現在談得多做得少
記者:您如何看待當前環保建筑、智能建筑以及其他相對比較新的建筑理念的發展現狀?在建筑領域是否還有其他新理念?您是否考慮過或設計過有關這種新理念的任何工程項目?
保羅·安德魯:我認為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是必要的,而且是急需的。目前大多數人在這方面還是談得多而做得少。我不喜歡這種用時尚的語言和一些非常基本的符號來夸夸其談,假裝他們在創建一種新理念的做派。不過,還是有一些建筑師在這方面則表現得嚴肅認真。我個人不會大肆宣揚我的任何設計已經達到這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