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季度啤酒瓶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工作已基本結束,根據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的有關規定,按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的安排,國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蘭州)于2009年10月12日——14日在陜西省西安市組織召開了2009年全國啤酒瓶質量分析會。
參加會議的有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安全監管司、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中國日用玻璃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玻璃容器委員會、中國日用玻璃協會瓶罐玻璃專業委員會、國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蘭州)的代表;有全國69家啤酒瓶生產企業和相關企業的代表;還有北京工業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美國AGR公司、德國大陸公司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共109人。
中國包裝聯合會向會議發來了賀電。
會議由國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蘭州)主任陳軍義主持。
會議完成了以下主要內容:
1、中國日用玻璃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建平介紹了全國玻璃行業的產能、企業結構及發展動態等情況。
2、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安全監管司于薇就《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定義、政府各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企業的質量責任等內容做了詳細的講解,并介紹了根據《食品安全法》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司下一步對食品相關產品(食品用玻璃包裝)的監管工作的思路,要求參會的相關企業對《食品用玻璃制品生產許可目錄》進行認真研究,提出意見,并對企業使用的原材料中的添加劑等根據法律規定的目錄進行清理等。
3、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王軍需介紹了全國啤酒瓶質量狀況,根據《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及相關產品的監管要求,提出了今后加強啤酒瓶質量監管的思路和建議。
4、國家包裝質檢中心副主任倪曉東對2009年3季度啤酒瓶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工作進行了總結。
2009年3季度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組織國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蘭州)對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82個啤酒瓶生產的啤酒瓶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抽查82組樣品,合格67組,不合格15組,抽檢合格率為81.7%,比2008年提高了7.3%,銷售額合格率為90%,其中大中型企業產品合格率為92.3%,小型企業合格率為60.6%.不合格率項目為啤酒瓶抗沖擊和耐內壓力達不到GB4544-1996《啤酒瓶》國家標準要求。
目前我國啤酒瓶質量合格率徘徊在70-82%,仍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有,啤酒生產企業的不同要求,對啤酒瓶生產企業質量產生不同的影響;小型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不高;企業加速分化影響到啤酒瓶質量整體水平;政府監管力度不夠,致使不合格瓶的使用無所顧忌。針對上述原因建議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對食品用玻璃包裝產品實行生產許可管理;加快修訂GB4544-1996《啤酒瓶》國家標準,更科學合理的指導生產和管理;地方技術監督部門加大查處力度,切實幫助不合格企業,加強管理,改進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制定啤酒瓶回收規范,形成回收瓶良性循環,推動新瓶質量提高的機制;各政府部門和專業協會加強技術交流,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等。
5、國家包裝質檢中心(蘭州)王建萍高級工程師做全國酒瓶行業問題調查總結報告。報告闡述了國內外酒瓶行業的概況,指出了行業存在的諸如啤酒瓶噴涂液污染、碎玻璃質量控制不嚴、包裝運輸方式不合理、各種回收瓶質量失控等八個主要問題。報告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措施和建議。
6、國家包裝質檢中心介紹了食品用玻璃包裝產品生產許可發證目錄的編制過程,并向代表廣泛征求了意見。
7、會議邀請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就啤酒瓶生產的過程質量控制和管理,先進工藝和包裝方式等進行了交流。北京工業大學田英良教授從理論到實際詳細介紹了環切檢測技術在瓶罐玻璃質量控制方面的應用;廣東華興玻璃有限公司羅金坤副總裁介紹企業加強生產過程關鍵工序的質量管理經驗;美國AGR公司、成都紅珠玻璃助劑有限公司、北京華宇達玻璃技術有限公司、煙臺坤茂工貿有限公司、濰坊三江玻璃機械有限公司等公司也在會上進行了交流。
在參會有關單位和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會議完成了預定內容,圓滿成功。代表們進一步了解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同程度學到了提高產品質量的先進管理和工藝技術,對進一步提高我國啤酒瓶整體質量水平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聞來源:中國日用玻璃協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