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找有困難,專業客服人員來幫您尋找全國資源 |
 |
|
|
包裝瓶的“愛美之心”不應過分強調 |
|
|
來源:中華包裝瓶網 編輯:zynljh 發表時間:2009/10/16 22:13:00 |
 |
|
|
|
說到包裝瓶,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好像是一個陳舊的話題,但從白酒瓶、葡萄酒瓶、飲料瓶、調味品瓶、保健品瓶等食品包裝來看,出現了追求“美”的設計,這種“美”,高貴、典雅、脫俗,使消費者吃完食品后,不忍丟棄包裝,有的酒瓶成為“收藏品”,這種食品包裝的“唯美性”設計到底要不要提倡? 定位出發尋找市場需求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黃維博士指出,任何事情都有個“度”,太簡陋的包裝,不能保護商品,看上去也寒酸;太過分的包裝,給人華而不實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從定位出發,尋找需求。這種需求有兩個,一個是物質上的需求,包裝具有防壓、防震、防變質的功能,另一個是精神上的審美需求,即社會識別功能,如經濟價值、倫理作用、生產方式、生活水平、審美愛好、歷史文化、心理需求、流行時尚等不同信息。比如說月餅,現在消費者更多的將其作為送禮之用,作為禮品,審美就要比物質多一些了;再比如醬菜、醬豆腐等調味品,物質需求就要高一些,設計主要是要保護瓶子不要破了,內容物不要變質。當然,當大家物質功能都達到之后,即商品達到同質化階段,就要追求精神的需求了。 據了解,各類商品的包裝設計從其用途和目的來劃分,可分為運輸包裝和銷售包裝,究其最重要的功能首先是對商品的保護功能,實現包裝的適度化,就是在滿足對商品有效保護功能的前提下,力爭所用包裝材料盡可能的少,以保證包裝成本的經濟性。從這一點上講,任何形式的過度包裝和過弱包裝都是在包裝設計中應力求避免的。 過弱包裝設計的結果會造成商品在流通過程中破損率的增加,是應力求避免的,更不允許包裝中的偷工減料,以一己之私造成社會資源的損害。但過度包裝的負面效應也十分明顯,其后果是既造成資源浪費,又使廢棄的包裝物固體量增大,提高了環境的負載量。 中國包裝技術協會設計委員會李利華主任指出,近年來,保健品瓶、酒瓶行業的包裝發展很快,任何包裝都要根據市場需要設計。黃維教授認為,物質需求是商品包裝的基本需求,至于審美需求的多少,要根據特定商品本身的定位決定,市場又決定定位,消費者認為你產品物質需求和審美需求結合的很恰當,就購買你的商品,反之,就厭煩此商品,不進行購買行為。而“唯美性”設計就要看這種商品的市場定位了,反映商品“美”要適度! 包裝走向極致不可取 在談到目前食品等商品包裝大戰現象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博士生吳衛分析,商品經濟中包裝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是非物質的,形而上的,它將物質的、形而下的產品、用品甚至廢品經過包裝變成商品。商品使產品———包裝、物質的———非物質的力量交織在一起,在流通中展現多姿多彩的靈光,給日常生活增添了一道道風景線。包裝本身是一項古老的活動,出現商品交換以后人們通過它使食品保存得更久,并使遠距離運輸中商品破損率降低。進入工業社會后,市場經濟的商品周期縮短了,同樣是一種屬性的產品,由于廠家、公司多,包裝也打上公司的文化特征,市場競爭,價格大戰迫使商家不斷更新換代產品,不斷地變換包裝,為了賣出去,為了打敗競爭對手,有的產品甚至被包裝掩蓋了其真正的功能和價值,產品大戰成了包裝大戰。當這些商品閃亮登場出現在超市柜臺中時,現代包裝中的商品到底是靠產品功能還是靠包裝給人們帶來真正的滿足,人們開始迷惑了,現代包裝的概念混淆了。包裝的附加價值更加突顯出來并走向極致,甚至越來越背離現實生活的軌道,出現了大量的“花”而不實的包裝商品。包裝使產品走向文化性或“儀式性”的商品,其包裝已經人格化了,富含了人文的層面。中國是一個禮儀的社會,中國人更愛面子,包裝當然成了商品的臉面,也成了購禮者和受禮者的臉面,人們通過商品包裝來攀比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并通過商品的包裝檔次來判斷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評價地位和傳達的尊卑關系,包裝此時確實真正成了“儀式性”的存在。 |
|
|
微信掃一掃二維碼,免費為您提供最新的包裝訂單 |
|
|
|
|
|
|
|
|
|
|
|
|
|
|
|
|
最新采購 |
|
最新供應 |
|
贊助商推薦 |
|
|
|
|
|
在此刊登贊助商信息
聯系電話:13958863490 |
|
|
熱門標簽 |
|
投稿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