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可持續食品和農產品組織Sustain公布了一份報告《你瓶裝了嗎?——喝自來水為何能幫助拯救你和地球》,稱生產瓶裝水的過程其實也是大量耗水的過程。很多人飲用瓶裝水,一個是圖方便,另一個是受廣告的影響,認為瓶裝水中含有更豐富的礦物質,會對人體產生有益的作用。事實上,各國的瓶裝水標準通常都是以自來水衛生標準為基礎而建立的,只要質量符合標準,瓶裝水和自來水對普通人來說都是安全的。世界衛生組織說,盡管某些礦泉水能幫助提供一些重要的微量營養素(如鈣),但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飲用礦泉水有保健效果。不過,瓶裝水的塑料瓶卻實實在在地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英國環境部國務大臣菲爾·伍勒斯在其發表的一篇關于水資源浪費現狀的文章中指出:“塑料瓶生產過程要消耗掉大量的水,一只容量為1升的塑料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耗費7升水。”而塑料瓶在一次性消費后又難以全部回收,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哈工大化學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教研室的孟令輝教授表示,我國塑料瓶回收率僅有六成左右。“奢侈”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浪費,所以不難看出,喝瓶裝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奢侈行為。
然而,奢侈是奢侈者的墓志銘。就像富貴者大多有富貴病一樣,喝瓶裝水也可能帶來種種健康隱患。
英國《獨立報》援引一份報告的內容警告讀者說,部分瓶裝水中包含鈉和鹽分,它們是導致血壓上升和中風的因素之一。該報告同時回憶了1989年在一種法國礦泉水中發現潛在致癌物和苯,指出:“一些潛在的有毒化學物可能從塑料中游離,進入接觸到的一切物質。”
盡管這些國外的說法只是一家之言,但瓶裝水的確不像它們在廣告中那么美。所以,要追求純凈、安寧和自然,還是回過頭去,擰開你家的水龍頭吧。
有一次我去米蘭出差,住在Marriot酒店。和國內酒店的房間里面必備免費瓶裝水和熱水壺相比,作為國際著名商務酒店品牌的Marriot,房間里面居然沒有配備這些東西。我打電話去前臺詢問,接線小姐很禮貌地告訴我,我可以打開洗手間的水龍頭直接取水飲用。當我對直飲水的質量表示質疑時,她用一種好像受了侮辱的口氣強調:“你是在意大利的米蘭!”也許是第三世界出身的自卑使然,我訕訕地放下了電話,內心竟然產生了抱歉的感覺。
也許,當我們號召民眾注重環保和健康而不去飲用瓶裝水的同時,也應該呼吁有關部門加大對飲用水的監管力度,否則,作為一個早出晚歸的都市小白領,我真覺得瓶裝水……確實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