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今年初端掉了馬群東花崗村一個有上百名同鄉組成的制售假酒的特大窩點。其中嫌疑人李斌似乎是這個窩點“技術總監”,他揣摩出名酒防偽激光碼偽造辦法,大大增加了假冒名酒的可信度,不是行家很難分辨。 昨天,李斌跟他雇傭的一對姐弟在玄武法院接受了審判。
特大假酒窩點被端
李斌是湖北農村人,很早就來南京打工了。2008年,他認識了一幫在南京造假酒的老鄉,于是也加入進去。這幫造假酒的大多來自湖北孝昌縣,有上百人之多,他們聚集在馬群東花崗村,高價租賃民房,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制作銷售假酒。從大飯店回收五糧液、茅臺等高檔真酒的瓶子和包裝盒,然后稍加清洗,用低檔白酒勾兌灌裝入高檔白酒的瓶子,再用封口機一封,就“出廠”了。不僅銷往南京部分酒店,還銷往蘇州、連云港、鹽城等地區。
1月8日凌晨,執法人員深夜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3人,其中當日刑事拘留72人。跟其他犯罪嫌疑人相比,李斌的身份有點特殊——別人都是制作、銷售假酒,他則是制作、銷售虛假的五糧液白酒商標標識。也就是說,他是這個假酒窩點的“技術總監”。因此,昨天,他跟他的手下被單獨審理。
技術“攻堅”偽造激光碼
名酒往往會在酒瓶和包裝盒上設置條形碼和防偽標記,相當于酒的“身份證”。要想把假酒“變”成真酒,必須先搞定“身份證”。上過中專,有一定文化知識的李斌成為這項技術的“攻堅”力量。
“舊酒瓶的瓶蓋處有商標標志,只要一開瓶蓋就會撕斷,但激光碼仍清晰可見,這個激光碼是真的,只要把真的激光碼‘復制’到假的商標標志上,就能以假亂真。”法庭上,李斌交待說。他專門購買了筆記本電腦、掃描儀、雕刻機等物品,然后雇來幫手,先用掃描儀把激光碼掃描到電腦上,經過排版,再親自出馬在購來的五糧液商標標志上雕刻防偽激光碼。
假標志是從浙江一帶買來的,非常便宜,但“打碼”后就能賣到60-80元/件,而一件可以做一箱假酒。2008年12月18日到2009年1月7日,他就銷售了假標識936件,非法獲利56160元。
可以說,正是由于李斌的“技術支持”,東花崗村假酒團伙的生意才那么“紅火”。據警方通報,這個制假團伙人數之多、涉案金額數目之大,均屬江蘇地區歷年之最。執法人員夜襲后,派了兩輛貨車來回幾十趟,用了5個多小時才把這批假酒運出。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