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近五年的中國白酒包裝,呈現出同質化、奢華化、淺層化三大特點,而從根本上忽視了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一位業內人士說道,“正如很多廠家和經銷商所說參加糖酒會的目的就是看‘包裝’,結果呢,包裝是越來越大氣,成本也越來越高,可利潤越來越低,市場越來越窄。今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酒企的壓力會更大。”酒企壓力大了,卻不敢在金融危機的當口隨意漲價,因此“向成本要利潤”成了眼下最時髦的關鍵詞。
如何向成本要利潤?四川綿竹的一家酒企開始從包裝下手。“我們以前固定讓一家包裝企業供貨,關系比較固定,但是今年我們準備多找兩家試試,看誰的貨物美價廉就用誰的。”這家酒企的負責人說道,“我們在中華包裝瓶網發布了求購白酒玻璃瓶的信息,四川地區有不少生產玻璃瓶的企業打來電話,效果還是不錯,不過我們還是準備多考察兩家,通過中華包裝瓶網www.yqtnyt.cn的企業庫好好篩選一下。”
對于白酒企業轉嫁危機而言,相關的包裝企業壓力自然更大。一位在浙江生產玻璃瓶的企業負責人在電話中吐起了苦水:“我們的外貿比內貿做得好,利潤也比內貿大,但金融危機使外貿受到打擊。國內市場,很多酒企把價格壓得太低,利潤太小了。但又不得不做,你不做,總有人做,市場只有那么大,競爭又太激烈。”但他同時表示:“選擇像中華包裝瓶網這樣專業瓶子交易網站開展電子商務,總體的訂單量有所上升,雖然市場整體利潤下降,但訂單量不減。加上每天只需從中華包裝瓶網訂單管理系統查看訂單,不用再讓業務員上門去跑,也減少了支出”
競爭、壓力都不是今日的新課題,只是在金融危機的蔓延下,這兩個詞語被放得更大,大得生死攸關。相信在這樣的壓力下,一些專業的電子商務網站會成為部分精明的商人轉為危機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