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0臺“飲料瓶有償回收機”出現在了海淀區的部分地鐵站以及大型商場內。憑著環保的理念及比市面更高的回收價格,這些機器引來了眾多市民的好奇和使用。
然而,記者發現,部分回收機在運營的近半年時間里,拒收的廢飲料瓶竟高于回收的飲料瓶。“這不是騙人嗎?”一位行人在多次投放失敗后,說了狠話。此外,由于對機器性能的不熟悉,飲料瓶回收機在使用和推廣中也遇到了諸多的尷尬。
昨天下午,海淀黃莊地鐵站西北口一個超市門前,王先生在一臺機器前說了一句“這不是騙人嗎”,隨后轉身離去。
王先生所說的這臺機器便是“飲料瓶有償回收機”。據王先生說,他嘗試了多次向這臺機器投放飲料瓶,但是總被拒收,又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投放的就是常見的礦泉水瓶。
記者看到“飲料瓶有償回收機” 高約2米,寬約1.3米。回收機右上方設有一個直徑約12厘米的飲料瓶投放口。投放口下邊約30厘米處,是一個比普通打火機略大的綠色電子顯示屏,用來顯示回收機的運行狀態,并實時記錄回收機回收成功和拒收的飲料瓶數量。
記者注意到,這臺機器上回收瓶子的記錄是2515個,而“返還”的則為2589個,“返還”數量明顯多于“回收”數量。而記者隨后在中關村廣場西門和第三極書局的兩個機器上也發現了相同的情況。其中,中關村廣場西門的回收機回收瓶子和返還瓶子的比例為865:916;第三極書局的回收機回收瓶子和返還瓶子的比例為3608:3849。無一例外,記者走訪的三個地方的飲料瓶回收機拒收的瓶子均比回收的瓶子要多。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拒收”高于“回收”呢?據了解,回收機能夠識別市民們平常見到的500毫升左右的飲料瓶和300毫升左右的鋁制易拉罐,每臺能容納瓶體約800個,但不能識別像“王老吉”一類的小型易拉罐、鐵制易拉罐和大型塑料瓶。
昨天記者用符合這一要求的瓶子進行了體驗。在地鐵10號線海淀黃莊站,記者先后用“娃哈哈”礦泉水、“芬達”、“康師傅綠茶”、“農夫山泉”礦泉水等水瓶進行了投放,但是,沒有一個瓶子被回收。為了確保投放過程沒有失誤,記者總共投放了20次,沒有一次成功。隨后記者又在中關村購物廣場西門和第三極書局的機器上各投放了20次,只有中關村購物廣場的機器成功了三次。
■線索提供/常先生
原因
兩大原因致使機器“拒收”
對于飲料瓶回收機為何屢屢拒收飲料瓶,記者分別采訪了該機器的推出單位及研發單位,發現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飲料瓶的條形碼受損,導致機器不認;二是市民使用機器時操作不當。
■成功與否 關鍵在條形碼
飲料瓶回收機的推出單位之一——海淀區物資回收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從理論上講,回收機應該能識別所有常見的飲料瓶, “從生產商的角度來講,我們要求生產商盡可能多地錄入飲料瓶的條碼,能否識別與瓶子的形狀無關,關鍵在條形碼。”
這名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防止市民向回收機投放如食品包裝袋等其他帶產品條形碼的物品,在回收前,回收機會對瓶體逐個掃描,檢查瓶體塑料標簽上的條碼。如果這些條形碼受到了損壞,機器就會拒收。同時,瓶內剩水不能超過五分之一,否則,“在掃碼過程中兩個滾軸轉不動瓶子、掃不到碼,也就被拒收了”。
對于遇到的機器拒收多于回收的問題,相關人員表示他們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目前這些機器使用時間還不長,他們會在每次調試和維修中逐步地解決。
■亂塞東西 行人用機器不當
黃莊地鐵站回收機對面的便利店營業員說,平均每隔十分鐘,就會有十余人聚集在飲料瓶回收機前面圍觀。但記者注意到,行人在嘗試機器時總會遇到各種問題。
一位男士拿著一個廢紙杯塞進了投放口,機器吞進后檢測了一下,便將廢紙杯退了出來。“我對這機器不是特別明白,就想看看除了塑料瓶他還能塞點什么。”這位男士說。此外,行人“填鴨式”的使用甚至給機器造成了故障。一位男士不等5分錢出來,便又將一個瓶子塞進了投放口,此時,機器的顯示屏上出現了“有故障,無法使用”的提示。
在該機器的研發單位開源技貿總公司的工作人員提示下,記者從投放口處掏出了5個塑料瓶。據工作人員說,正是由于一下子“吞”了5個瓶子,機器“撐”得無法工作。
據他介紹,他們一般是通過無線網絡來對回收機進行遙控操作,在遠程操作不足以解決故障時,他們會親自進行維護。
據他說,機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使用量較大以及一些市民的錯誤使用。目前回收機還處于試點期間,他們將在下一步研究補救措施,比如增加擋板、使用更加顯眼的字體等方式提示市民按規定操作。
隱憂
定價高于市場
是否被賺“差價”?
記者注意到,“飲料瓶回收機”回收每個廢瓶的價格是5分錢,而現在市面上的回收價格一般是一毛錢三個或者四個。
對此,海淀區物資回收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說,最初他們甚至將瓶子的回收價格定為每個1毛錢,后來隨著市場上的廢品回收價格回落,他們才將價格調整為目前的每個5分錢。
有市民擔心收廢品的小販會利用回收機賺取差價,對此,這名工作人員稱,目前使用回收機的以路人為主,但如果有人利用它賺差價,他們也沒有辦法。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推廣的飲料瓶有償回收機并沒有帶來經濟效益,對于主管單位來說,回收機實際上也是增加了一種回收渠道,適當高一些的價格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使用它,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這名工作人員稱,該設備在海淀區投入使用以來,雖然并沒有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但卻獲得了很多市民的認可。
根據目前的使用情況和前景,海淀區物資回收中心正在籌劃再推出50臺,均以海淀區為試點。但是,這50臺回收機仍將投放在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放在社區的話,可能有時候機器出了問題或者反應慢了,居民一著急踹一腳什么的,機器受不住。”
新聞內存
2008年11月,海淀區物資回收公司與北京市開源技貿總公司在海淀區的部分公共場所設置了10臺“飲料罐瓶有償回收機”,每天能夠收100多個飲料瓶,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從今年6月開始,這類廢舊塑料瓶有償回收機將有望在北京部分機關大樓、學校、商場、運動場陸續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