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奶瓶遵循兩條基本原則
廣州珠江醫院兒科專家周細中醫生介紹,家長為孩子挑選奶瓶應遵循兩條基本原則:一是奶瓶的材質要安全無毒,二是要為孩子選擇根據其年齡特征而設計的奶瓶。
從材質安全性而言,玻璃奶瓶雖然較塑料奶瓶無毒,但在使用中危險性卻較高,對于太小的孩子來說,根本無法穩穩拿住玻璃奶瓶。一旦瓶子被摔碎,玻璃碎渣和瓶中高溫的奶汁,都可能對嬰兒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國際上普遍流行的還是塑料奶瓶。
對于塑料奶瓶,除了在加拿大購買之外,購買其他產地的塑料奶瓶應首先避開“PC”標注。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少量BPA會從聚碳酸酯塑料瓶滲透到瓶內物品中,為了識別聚碳酸酯塑料瓶,瓶身會標注7號回收代碼或者字母PC(聚碳酸酯)。
如今奶瓶的功能性設計非常多。每個公司奶瓶的開口不一定都一樣,有的是十字孔,有的是圓孔,還有的產品根據母親乳汁流量的原理設計了一個孔、兩個孔、三個孔的奶嘴。圓孔的奶嘴適合剛出生的嬰兒,奶水能夠自動流出,且流量較少;十字孔奶嘴適合3個月以上的孩子,能夠根據孩子吸吮力量調節奶量,流量較大。Y字孔適合3個月以上的孩子,奶流量比較穩定,且Y字孔不像十字孔那么容易斷裂。
圓形奶瓶適合0-3個月的寶寶用。這一時期,寶寶吃奶、喝水主要是靠媽媽喂,圓形奶瓶內頸平滑,里面的液體流動順暢。弧形、環形奶瓶適合4個月以上有抓握東西的強烈欲望的寶寶,它們都便于寶寶的小手握住。帶柄小奶瓶適合一歲左右的寶寶可以自己抱著奶瓶喝東西,這種類似練習杯的奶瓶就是專為他們準備的。
該給寶寶用什么奶瓶?
媽媽之選1:加拿大奶瓶成“嬰兒特產”
家住廣州市海珠區濱江東的張女士就剛剛托家人從加拿大帶回來好幾只不同容量的當地生產的不含BPA的奶瓶。她高興地說:“這個是100%貨真價實的加拿大‘嬰兒特產’,這里香港都沒有的。”據了解,為了與更多關心寶寶的家長分享心水之物,熱心的張女士還特意將這些奶瓶拍成圖片傳到親子論壇上交流。張女士提醒媽媽們,普通奶瓶的瓶身是透明白色,而無BPA的瓶身是帶有茶色的。同時,因為加拿大普遍使用英文和法文,所以當地奶瓶包裝上的商標和說明也是兩種語言并列。
媽媽之選2:重新用回玻璃奶瓶
面對塑料奶瓶的BPA隱患,很多媽媽開始重新注意到玻璃奶瓶,認為“只有用質量可靠的玻璃奶瓶才比較放心”。一位自稱米媽的女士說:“其實家里也有一個貝親玻璃的奶瓶(這也是米米出生之前米媽一時沖動購置的),但是在平時的使用過程中,此玻璃奶瓶因為太重,而且怕摔碎,所以一直都閑置未用。看來現在是有必要重新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