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過,天氣日漸轉暖,可是,中國的醬油生產企業卻面臨著一場寒流:雀巢公司以包裝“”立體商標為武器向中國的醬油瓶“開砸”,這場寒流的前峰已到達廣東省開平市,未來將涉及到整個醬油行業,因為,在中國市場上,棕色方形瓶早就是調味品行業中高端醬油的常見包裝。業內認為,這是國內立體商標爭議第一案。
據來自開平市食品行業協會的消息,2008年10月,雀巢公司向開平市的味事達、廣中皇兩家公司發出警告函,向開平市工商局投訴開平市的民豐、味香皇、和味香三家企業,稱雀巢在食用調味品上享有注冊號為G640537號“”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開平市的這些調味品企業在醬油等產品上使用與該商標近似的棕色方形瓶包裝,侵犯了其商標權,要求這些企業停止侵權,銷毀涉嫌侵權物品。
據悉,除上述被投訴或警告的5家企業外,僅開平市就有28家規模以上企業在生產使用棕色方形瓶包裝的味極鮮等醬油。
事件追蹤一
中國企業不看國際公告雀巢“揀漏”
雀巢公司申請“”商標最終能在中國獲得注冊,一個重要因素是得益于中國企業“睜著眼睛不看世界”,讓雀巢公司“揀”了個大“漏”。有此看法的人不在少數。
雀巢公司在其警告函中稱,“”是由JuliusMaggi先生設計的,這一瓶型被雀巢公司沿用了100多年。雀巢公司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通過香港向大陸出口使用該瓶子包裝的“美極”鮮味汁產品。1992年,雀巢公司在中國成立了東莞美極有限公司,“”瓶從那時起進入了中國市場。
1995年2月9日,雀巢公司的“”在瑞士取得商標基礎注冊,1995年7月27日,該商標取得國際注冊,申請指定了好多個馬德里協定成員國,包括中國在內。
據了解,商標的國際注冊,首先是申請人在原屬國申請或者取得注冊,以此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申請注冊,同時通過領土延伸向馬德里協定成員國指定申請商標注冊,國際局只作形式審查、發布公告并送達申請人指定的成員國。成員國通過實質審查,或核準,或駁回,然后通過國際局公告。
對于立體商標的國際注冊,好多國家通常都是根據本國情況而定,國內若沒有相關產業,可能會核準,若有的話一般是駁回申請。如日本對醬油需求量比較大,有類似的產業,因此“”商標在日本被駁回了,在新加坡也被駁回了,在西班牙也受到了最終駁回裁定,在德國也被最終駁回。中國曾對它發了兩次最終駁回裁定,一次是針對它1995年的申請,另一次是針對它2002年的后期指定。
雀巢公司2002年3月14日向中國提出“”立體商標國際領土延伸后期指定。2002年11月27日國家商標局駁回了該商標申請。2003年1月14日,雀巢公司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駁回復審。2007年6月11日,商標評審委完成復審作出決定。認為“該商標的三維標志通常會被消費者認為是商品的容器,本身難以起到區分商品來源的作用,但雀巢公司在駁回復審程序中提供了大量使用證據,足以證明該標志已經起到了區分來源的作用,具備了商標應有的顯著特征”,給予初步審定,并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注冊局進行公告。中國商標主管部門對此類公告一直不用中文在國內公告。
由于國內企業很少關注國際公告,該商標異議期滿便順利獲得注冊,核定使用在第30類3018類似群組“食品香料”商品上。而眾多中國使用方形瓶的企業對即將由此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卻渾然不覺。
法律會診
事件追蹤二
早就是中國市場高端醬油的常用包裝
在中國醬油瓶挨“砸”的當口上,開平市行業協會首先站了出來明確表示,味事達生產的醬油從1983年就開始沿用該包裝,1991年就為使用方形瓶的瓶貼申請外觀設計專利。雀巢公司2007年才取得包裝“”立體商標注冊,這應該是個注冊不當商標。
據開平市食品行業協會介紹,1983年就開始沿用該包裝的味事達公司的“味事達”品牌具有很高知名度,是中國馳名商標。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調查證明,“味事達牌”味極鮮方瓶裝醬油連續5年在全國15個主要城市總體的方瓶包裝醬油市場中,市場金額及數量的占有率均為第一。2001年至2003年,味事達使用棕色方瓶的“味極鮮”醬油銷售額每年都達到上億元,市場占有率遠遠超過了雀巢公司。
該協會提供的情況顯示,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內地調味品行業使用棕色方形瓶作為其產品包裝的企業約在上百家左右,棕色方形瓶早就是調味品行業中高端醬油的常用包裝。
我主管部門對此類公告從不用中文在國內公告
立體商標注冊不當 可申請撤銷
“”商標糾紛已引起業內和法學界的高度關注。日前,北京務實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組織知識產權專家對該商標進行了會診。
不符合商標法和國際通行原則
據介紹,立體商標的保護在國際上的時間很長,但數量不是太多。中國對立體商標的保護始于2001年修改商標法以后。法律對立體商標有特別的限制,強調必須有長期使用形成的顯著性才能注冊。
全國人大法工委巡視員何山指出,這個商標在瑞士注冊早,但是,根據地域原則,你在那個地方可以區別商品來源,在那個地方可以注冊,在那個地方的保護是正當的。而在中國2001年開始保護立體商標之前,20年來這種包裝在市場上已經被中國的企業廣泛使用,消費者已經把這種包裝視為很多企業普遍使用的包裝,這種情況下它已不具有商標區分來源的特征了。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春田認為,中國的企業在中國的法域靠自身的質量、服務,二十多年來用這種瓶子作為包裝,在中國形成了同類產品企業公用的商業信譽。已經公用的東西再把它私權化,不符合我國商標法的規定,也不符合國際通行的原則。因為它的市場信譽是中國企業共同創造成的,所以雀巢注冊“”是不恰當的。
雀巢公司有濫用授權程序嫌疑
中華商標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葆霖認為,雀巢公司在2002年向中國申請“”商標注冊時,強調通過使用產生了顯著性,但是,向商評委提供證據材料時隱瞞了它所知道的別人已經在先使用的事實真相,這種情況下取得注冊的合法性要質疑。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原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五庭庭長張廣良認為,雀巢公司在注冊商標的過程當中隱瞞了明知的事實,說它有不正當注冊或者欺騙手段注冊都是可以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它在程序上是合法的,但是它通過形式上合法達到非法的目的。雀巢公司有可能構成濫用授權程序。
中國企業要積極啟動撤銷程序
中國社科院教授李順德及其他專家們一致指出,對作為產品包裝的立體商標,法律特別強調必須有長期使用形成的顯著性才能給注冊,在中國市場,這個商標已經不具有可識別的顯著性,基于實際情況,中國企業要積極啟動撤銷程序,不能讓它繼續合法存在。
□采訪手記
商標主管部門應正視國內情況
百密就怕一疏。雀巢公司“”立體商標申請曾被我國商標局兩次駁回。但由于國內企業很少關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國際公告,因而未能在異議期內提出異議,致使該商標于2007年在異議期滿后順利獲得注冊。記者發現,許多人士談到此時的心情,仿佛被打的不是醬油瓶,而是打翻了五味瓶。
采訪中了解到,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規定,各成員國對商標國際注冊公告,必須在該組織國際局發布,在各國內則可發可不發。一直以來,中國對國際注冊從來不用中文在國內公告。
有專家認為,目前“公告”至少涉及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企業在許多情況下,往往“睜著眼睛不看世界”,“”立體商標問題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那么多企業在不知不覺中就落入了別人的火力范圍。教訓應該讓中國人深刻記住,以避免再付出慘痛的代價。
另一方面是我們國家商標主管部門的事情。如我們眼下的國情,企業的“國際意識”不是三年兩載能培養起來的,政府主管部門應以服務公眾為出發點,從公眾需求的角度來審視公告流程,充分動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和成果,為公眾獲取信息提供方便。因此,有專家建議,主管部門對商標國際注冊應建立國際、國內同時公告的“雙軌制”,從而防止因信息閉塞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鏈接
商標法第八條: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可視性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三維標志商標又稱為立體商標或外形商標,是指用具有長、寬、高三種度量的三維立體物標志構成的商標標志,它與我們通常所見的表現在一個平面上的商標圖案不同,而是以一個立體物質形態出現。
食品產業網禁止轉載本站文章,其他網站轉載前必須先與本站聯系,鄙視無恥偷竊轉載行為qq:51612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