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了一對“20年頓頓暈酒”的母子,還有一個“從不沾酒家藏美酒50噸”的酒癡,昨(27)日,家住站東小區的鄧躍偉先生非常激動地說:“我一定要會會他們,‘酒癡’贈酒給‘酒星太婆’,我愿意專門撿她喝過的酒瓶子!”鄧躍偉滴酒不沾,他醉心的是收集酒瓶。這名30歲的成都“搜瓶第一人”,歷時4年,收藏了上千個酒瓶,涉及400多種美酒品牌。
每周“趕場”專買酒瓶
鄧先生的最愛是一個三星堆面具造型的酒瓶,那是他第一個收藏品,也是他迷戀酒瓶收藏的緣起之物。4年前,本身愛好集郵和錢幣收藏的鄧先生閑逛送仙橋古玩市場時,地攤上一個仿三星堆出土文物———“千里眼順風耳”的酒瓶將他“定”在了原地,“見到它之前,我還不知道酒瓶也
“可以做得這樣別致!”
此后,鄧每周都會挎著籃子,去送仙橋“趕場”,專挑酒瓶買。一來二去,市場所有的商販們都知道了他收集酒瓶的癖好,一有好的酒瓶,第一時間肯定是為他保留。
奇瓶怪壇看花人眼
鄧躍偉位于鐵路通信局宿舍的家面積不大,七八個人一站就顯得擁擠,屋內一面墻的博古架上擺上了一些酒瓶酒壇,個個都風格獨具,令人眼前一亮。
博古架最高處放置著一個白色酒壺,鄧托在手中格外小心:“這是茅臺集團生產的‘不老酒’酒瓶,為陶砂制作。”這只酒壺通體潔白,如同漢白玉雕琢,細小的瓶口兩側有中國傳統的云龍狀小提耳,壺體正中盤著一條巨龍。整個酒壺充滿中國特色,高貴得體。
墻上掛的金剛臉譜酒瓶讓人誤以為是裝飾品、兵馬俑造型的酒瓶將瓶蓋設在發髻頂端、“涼都龍”酒瓶竟是一枚玉璽、“小角樓”酒瓶如同一本古書卷冊……鄧躍偉拉開屋內幾個大衣柜,無數酒瓶重重疊疊,令人嘆為觀止。
“火車酒”瓶最為醉心
鄧躍偉最為醉心的,是一套始終未能全套配齊的“火車酒”酒瓶,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遺憾。在他家5米左右的陽臺上,擺放著一串長長的“火車”:“這是成都鐵路分局車輛段酒廠推出的‘中國路酒’。”該酒為限量生產,一共三套造型,均以列車中的“悶罐車”形式出現,機頭車廂一應俱全。除了一套較小的白釉“悶罐車”酒瓶成功配齊外,其他兩套都有缺憾:“淡黃色的一套差中間的油罐車廂,紫砂色的差機頭。”對于欠缺的部分,鄧表示,無論如何也要將其找全,目前他正在四處打聽。
鄧躍偉一般只收集陶瓷酒瓶:“玻璃瓶太多,一般也不會像陶瓷制品那樣注重工藝。”多年收集酒瓶,鄧自有一番“酒瓶論”:“國內的還是數川酒的造型最好。其他省市,只有江浙一帶的包裝稍微有一些可比性。”
談笑間,鄧躍偉說出了自己的愿望:“愿與‘酒癡’、‘酒星’聚會,共談酒文化。”
食品產業網禁止轉載本站文章,其他網站轉載前必須先與本站聯系,否則一經發現將訴諸法律,請自重,聯系客服qq:51612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