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酒瓶一個故事
黎老收藏酒瓶有三個條件:陶瓷酒瓶、造型特殊、有文化內(nèi)涵。他收集的藏品中有獲世界包聯(lián)金獎的沱牌十二生肖瓶,獲得世界之星、亞洲之星雙獎的儺戲臉譜瓶,獲得聯(lián)合國包裝大獎的西漢古酒瓶,有會唱歌的杏花村老白酒汾酒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珍貴的有歷史意義的酒瓶。

“這個酒瓶是我1994年收集的,是株洲酒廠出品的神州獼猴桃酒,那一年株洲酒廠倒閉了,這也是改革開放后株洲倒閉的第一家國營企業(yè)”,黎老指著一個藍綠色的瓷酒瓶告訴記者。“這個八仙過海酒瓶以及這個一帆風順龍舟瓶,是臺灣酒廠生產(chǎn)的,上個世紀80年代末,大陸放寬了政策,臺灣居民可以探親名義來大陸,這是當年一位去臺灣的老兵回來探親帶給我的。”這組八仙過海酒瓶由八個拳頭般大小的酒壇組成,白瓷質(zhì)的酒壇描繪著八仙的形象,甚是別致。
“通過這些酒瓶的收集,可以窺視我國酒類包裝的進步,也可以見證時代的發(fā)展”,黎老對他這些寶貝愛不釋手。除了這些,黎老還收藏了更為久遠的酒器,如唐代長沙窯酒器、醴陵紅色官窯酒器、“文革”時期酒器、明代雙面佛像酒壺、清代龍鳳銅制角杯等等。
很多人只鐘情醇香綿厚的美酒,卻很少留意裝酒的瓶,可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卻對酒瓶情有獨鐘,30年收藏了5000多個形態(tài)各異的酒瓶,撰寫了三本酒文化專著。近日,記者走進了株洲市民黎福清的家庭酒瓶文化博物館——夢瓶齋,領(lǐng)略中國酒瓶文化的風采。
癡心人“買櫝還珠”
走進黎老的“夢瓶齋”,只見客廳、書房、臥室,隨處可見陳列的酒瓶,有笑容可掬的壽星瓶、有古色古香的泰山瓶、有制作精美的紅瓷瓶、有李白醉臥飲酒瓶,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
黎老介紹,30年前,正值改革開放,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酒類包裝日新月異,各式各樣的酒瓶應(yīng)運而生。他從最開始的單純喜歡,到后來越積越多,成為他最大愛好。為了收集酒瓶,黎老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愛好旅游的他總是走到哪就打聽當?shù)氐木疲詈髱Щ貋淼囊踩蔷啤S写稳ノ靼玻I了幾個旅行袋的酒,實在搬不動,就請陌生路人把酒喝掉,成為“買櫝還珠”的笑談。30年里他收集了5000多個酒瓶。為了讓更多的人通過觀賞各色酒瓶,了解悠久的中國酒文化,1997年7月1日,黎老的“夢瓶齋家庭酒瓶收藏館”誕生了,慕名而來的參觀者有很多是各個酒廠的包裝設(shè)計人員,貴州天書酒廠的廠長更是登門與黎老“切磋”。
賞瓶著書其樂融融
“酒瓶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品,集酒藝、酒史、陶藝、考古、繪畫、民俗等于一體,綜合體現(xiàn)了悠久燦爛的東方文明,也反映了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狀況,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酒瓶濃縮了一個民族的風貌。”黎老表示。
黎老不僅癡迷于收藏,還很喜歡看書。家里滿滿兩大書柜書,天文、地理、歷史無所不包,而大部分書籍和酒文化有關(guān),退休后黎老一邊收藏,一邊讀書著書,寫出了百萬字的收藏鑒賞文章。這些文章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中國收藏》、《中國文物報》等刊物,還在中國惟一的酒報《華夏酒報》上開設(shè)《夢瓶齋漫筆》專欄。今年3月他出版的《湖湘酒文化》,是《夢瓶齋情愫》、《中國酒器文化》后的第三部著作,而30萬字的《中國酒器文化》是我國第一部酒瓶文化專著。
未經(jīng)允許,一律不得轉(zhuǎn)載,請自重!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QQ:51612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