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紐約舉辦的葡萄酒與氣候變化演講會上,克爾曼公布了調查結果,與此同時其他釀酒師也逐漸意識到葡萄酒生產、銷售環節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包括種植釀酒葡萄時施肥、噴灑殺蟲劑、從葡萄園運到很遠的酒廠、超市途中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等。
葡萄樹的施肥與葡萄酒發酵
克爾曼在紐約和芝加哥大學教授葡萄酒課程的知名專家,在博客上化名Dr. Vino,網站以研究美國、法國的酒業政治、經濟為主。在氣候檢查(ClimateCheck)專家Pablo Päster的協助下,克爾曼測量了葡萄酒在生產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足跡,研究結果曾在去年10月美國葡萄酒經濟學家協會工作會議上公開。
克爾曼稱,葡萄從掛在枝頭就開始產生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這種氣體的首要來源在于葡農給植株施加化肥。從全球范圍看,肥料是產生溫室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葡萄酒行業影響不算大,因為葡萄生長對化肥的要求沒有其它作物(如玉米)高。此外,化肥與殺蟲劑還會污染環境,一些酒商正考慮改用有機種植方法。同樣,在葡萄發酵過程也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但事實證明,葡萄酒在運輸途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最多。
運輸工具
葡萄酒產區有限,例如法國波爾多、加州納帕谷,酒釀好后就要運到世界各地。克爾曼說:“美國95%以上的葡萄酒產自西海岸,但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密西西比河以東,因此不得不通過交通工具運送大量酒。”
大部分西海岸葡萄酒都是通過卡車運到東海岸,途中會產生大量“碳足跡”。克爾曼對比了不同的運輸工具,發現空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最大,其次為卡車,集裝箱海運產生的碳足跡最少,比卡車少五倍,比飛機低11倍。
廢氣排放量的不同說明,距離并不是二氧化碳排量多少的主要因素,關鍵在于交通工具。如果住在舊金山,可以喝到很多來自加州葡萄園的酒,如果住在紐約,購買從波爾多使用集中箱海運過來的葡萄酒,比購買卡車運送的納帕谷酒更環保。
此外,包裝重量能夠影響運輸效率,較重的玻璃酒瓶運輸途中耗費的燃料更多,排放的廢氣量也更大,因此酒商逐漸采用輕質玻璃瓶或其它材質的包裝。
克爾曼說:“大家可以看到葡萄酒包裝已呈多樣化發展趨勢,如盒中袋、利樂包、紙盒裝,甚至塑料瓶、鋁瓶,究其原因只有一個,即重量輕。”
雖然葡萄酒生產帶來的碳足跡與其它作物、行業(如發電)相比微不足道,但仍要考慮它給地球帶來的影響。
未經允許,一律不得轉載,請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