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他們喝完飲料后,飲料瓶或是罐會流向哪里,會被怎樣處理?為滿足消費者的這種心理需求和全球環保的大趨勢,新標簽、容器設計和可持續性創新解決方案(比如輕量化)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包裝商們既要保證產品具備長久的新鮮度,又要確保包裝不會在過后的日子里給環境造成負擔。
設計競賽
碳酸軟飲料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而包裝設計能影響消費者的瞬間購買決定(不論是在加油站買一瓶可樂還是在超市買一箱可樂)。
百事可樂公司提出為其MountainDew產品的鋁瓶換個新設計,業余藝術家們可以登陸一個網站,給鋁瓶的設計挑刺,并且提出他們自己的設計創意。最終的勝利者將獲得10000美元的酬勞,而且其創意將被百事公司用在限量版的MountainDew上。
“我們的包裝不僅要顯眼,而且不能給生產帶來太大的麻煩,”DrPepperSnapple集團的工程總監PatrickGeorge說,“包裝的設計、商品化和投產都需要錢。”
DrPepperSnapple集團(吉百利史威士美國飲料公司的新名稱)一直在努力設計出能實現差異化,而且能在灌裝生產線上高效生產的包裝。
Cott集團就在為其客戶提供特點鮮明的包裝解決方案。Cott集團發言人LuciaRoss說:“我們在圖形包裝結構等方面的設計是和客戶一起進行的,這樣能給他們的品牌樹立起‘個性’,幫他們的產品實現貨架差異性。”
隨著可持續性包裝越來越成為今天市場的寵兒,Cott也將其標簽的尺寸縮小了50%,以響應今天“少就是多”的市場原則。
高度強調減重
實現一次包裝輕量化和盡可能減少二次包裝量是當前很多公司為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而關注的焦點所在。然而,容器輕量化和回收PET的使用會影響到碳酸飲料的貨架壽命和碳酸保持度。Cott公司期待將來會出現一種更可行的生物樹脂能在瓶子重量問題上有重大突破。
“我們的新Sam’sChoice純凈水瓶將成為克重最輕的瓶(同級別),”Cott公司的Ross說:“剛開始,它的重量將定為15克,之后,我們會逐步將重量降低到14.2到14.6克之間。”
百事公司站在最小化二次包裝的最前沿。百事可樂北美發言人MichelleNaughton說:“我們一直集中于很多技術,不斷改進包裝的可持續發展性,包括降低二次包裝如收縮薄膜和瓦楞的使用量。”百事最近推出的EZOpen收縮裹包就減少了薄膜的用量,而且裹包上打好了孔,便于消費者輕松開啟。塑料不行?
雖然鋁罐看上去更光滑更酷,但很多消費者卻更喜歡PET瓶,因為后者能重復封閉。
PET瓶更輕,運輸更方便,但會跑氣;鋁罐更耐久,貨架壽命更長,冷卻更快,但無法重復封口。所以一些公司開始采用可重復封口的鋁制容器,在提高碳酸保持度的同時,又具備了可重復封口性能。
DrPepperSnapple集團推出的Venom產品(一種新碳酸能量飲料)就選擇采用了鋁瓶而非PET瓶。
“它集PET瓶和鋁罐的優勢于一身,它既能重復封口,又具有鋁罐等同的碳酸保持力和貨架壽命,”George說:“與大多數罐裝能量飲料不同的是,消費者可以把它帶到多個場合飲用,再也不用擔心會跑氣了。”
今天的運動飲料,尤其是能量飲料,如Monster和Rockstar的容器尺寸都比較大(容量是傳統一次性8盎司罐的2到3倍),讓消費者一次性把整罐飲料喝完是不現實的,但是一旦打開,里面的碳酸氣勢必會跑光。所以說,價格稍貴但能重復封閉的鋁罐或鋁瓶是目前唯一的一種選擇。
“能”的態度在過去的一年里,共有3種不同的可重復封口鋁罐面世:
1.Monster,Rockstar和Jolt公司都相繼采用了一種帶可重復封口蓋(由雷盛公司提供)的24盎司鋁罐。然而,這款蓋子讓它們再也無法像傳統碳酸軟飲料罐那樣堆放了。
2.接下來講的這款可重復封口罐設計是可以堆垛的。Ball包裝歐洲公司、荷蘭Bound2B和可口可樂德國公司進一步推動了可重復封口罐這個概念的發展,他們共同創造出一款新的可重復封口罐,并且被可口可樂法國公司的Burn牌能量飲料所采用。
“我們做了透徹的調研,這絕對是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解決方案,”可口可樂法國公司市場經理VincentBouin說:“這款可重復封口罐是飲料包裝的一次重大進步。”
這款罐的蓋子于3月份在法國市場面世,它壓力穩定,防漏,有一個塑料材質的開啟裝置,通過旋轉它來開啟和閉合罐口。
3.DavisAdvertising公司總裁RobertDavis設計了AdvercanSodaSeal,這是一款可重復封口的罐子蓋,蓋子上能印刷全彩高分辨率的廣告。罐子開啟后,蓋子的一個拉環能旋轉180度,重新封住罐口,而且不漏水不漏氣,同時把蓋子上的廣告顯露出來。
產品和包裝間的權衡
鋁制容器能讓產品保持冷卻時間更長久,碳酸保持度更高,但它加工和運輸比PET更麻煩,更耗能量和自然資源。PET的熔點更低,重量更輕,運輸更簡單更便宜。選擇鋁罐還是PET,這是個問題。然而,不管選擇什么,都必須優先給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