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藥包高端市場
“到201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五大醫藥市場,而到2050年將成為全球最大市場。”肖特集團董事會主席Udo Ungeheuer博士向記者表示他的判斷:“中國市場目前仍然是低價產品占主導地位,高端產品幾乎空白。隨著中國醫療市場的快速增長,我認為,高端醫藥包裝產品的需求將會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因此我們把產品清晰定位于高端市場。”
雖曾遭到部分國內企業反對,德國肖特集團的大型醫藥包裝工廠,依然在近日于蘇州正式投產。肖特也因此成為首家獲得國家藥監局許可、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的玻璃醫藥初包裝產品跨國制造商。
德國肖特公司以生產優質藥用玻管、玻瓶而聞名世界,歐美藥用管制玻瓶市場基本上被肖特公司等少數幾家西方公司所占領。因此,當這家全球領先的特種玻璃生產商醞釀登陸中國藥包市場時,曾在業已處于產能過剩狀態的藥品包裝業內引起不小的恐慌與抵制。
據肖特公司介紹,新工廠設計產能為每年1億只藥用小瓶和安瓿瓶,其產品將主要用于內銷。
聲稱不打價格戰
肖特公司顯然也意識到中國藥品包裝行業的隱隱敵意。工廠投產當日,Udo Ungeheuer反復強調:“我們無意與本土供應商競爭,更不會打價格戰。我們意圖明確,主要是開發中國醫藥包裝的高端市場。”
“我覺得,國內的反對其實沒有必要。” 肖特集團中國區總裁寧孟豪在專訪中略顯無奈,他表示:“其實作為高端產品,我們的生產成本非常高。根本不可能和中國企業價格競爭,只能是質量的競爭。并且中國高端與低端市場兩極分化很強,只有對質量要求很高的藥廠才會選擇我們,并不會對大部分中國企業造成所謂‘威脅’。”
而記者在肖特蘇州工廠發現目前生產線并未全部投入運作。關于雖然肖特不愿透露目前實際開工產能,但根據實地觀察,目前的生產規模應該遠遠小于業界此前預計。
對此,寧孟豪坦言,目前中國高端市場規模還不大,因此要根據市場實際需要調整產能。但他透露,基于對市場潛力的信心,兩年左右肯定會增加產量。
本土企業急需加速升級
據了解,我國藥用管制玻瓶行業內競爭目前十分激烈,國內企業年產能力為市場實際需求的170%以上,生產能力已呈超飽和狀態。并且由于我國國產藥用玻瓶無論在產品外觀上及理化指標上都與西方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雖然肖特高掛“免戰牌”強調無意競爭,但外資裹挾而來的巨大經濟技術實力,以及日益上漲的原材料成本,讓習慣低價競爭的不少企業表示行業壓力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