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色──回收玻璃瓶需經分色,才能作為一般玻璃窯爐的進料,消費者在回收廢玻璃瓶時就進行分色,會比后端的作業容易許多。否則就需在清潔隊的資源回收場或回收商處以人工進行分色作業,分色愈完全,賣予處理廠的價格也愈高。為什麼要分色?
這是因為國內所回收的玻璃瓶,常常分類、分色不夠完全,往往也夾雜許多雜質且乾淨度欠佳所致。在此情形下,如果要提高二次料的使用率,會明顯影響產品品質。
所以,如果我們也能像國外一樣,在玻璃瓶回收的最前端就設置不同的分色回收筒,同時消費者能確實先去除其中殘馀物與雜質并加清洗,尤其是如果溷有像陶瓷類碎片等無法藉由處理設備去除的雜質,一來使得處理過程耗費人力,增加處理成本,并且很難去除完全。
針對玻璃瓶以人工進行分色作業的困難-玻璃較重且有割傷的疑慮,規劃製造了分色回收筒,廣設于各公共地點。當時向業者徵收的費率只有每公斤3毛錢,由玻璃容器製造業者及玻璃容器使用業者各負擔1.5毛。現在是單由玻璃容器使用業者繳交一塊多的費率。
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早已有條件嚴格限制重污染及無法再生包材的使用,目前國內包材種類實在太多,使得在回收及處理上都較難達到所謂的經濟規模。因此建議,應當在行政措施上加大區隔,積極鼓勵容易回收再生的材質,以逐步減少包材種類的使用。
本站原創,轉載必須注明出處:中華包裝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