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議會成員指出,歐洲制瓶商涉嫌非法壟斷玻璃瓶價格,導致酒瓶緊缺價格上漲,并就此向歐盟委員會提請調查。
德國議員沃納·蘭根(WernerLangen)在致歐盟委員會的信中寫道,由于歐洲三大制瓶商定價不合理,導致2007年玻璃瓶價格漲幅達30%。蘭根強調說:“事實上,三大制瓶商聯合降低產量,導致市場供求緊張。”瓶價上漲給葡萄酒、烈酒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最終受害的卻是消費者。
歐洲三大玻璃瓶供應商分別是Owens-Illinois公司,SaintGobain以及ArdaghGlass公司。SaintGobain發言人則說:“瓶價上漲是因為生產成本提高,尤其是過去兩三年能源價格、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
玻璃瓶短缺給法國葡萄酒生產商帶來的影響最大,今年二月在法國蒙彼里埃市舉辦的貿易展會上,保羅·瑪斯酒莊(LesDomainesPaulMas)的Jean-ClaudeMas說:“我們公司的玻璃瓶根本就沒有庫存,定購的36,000只瓶子全部用完。”另一位朗多克釀酒商AlchemyWines稱,2008年不得不預先定購200萬只玻璃瓶,如果不預定,屆時就買不到瓶子。
法國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商之一卡斯特(Castel)表示,如果玻璃瓶持續短缺,將考慮改用PET瓶裝葡萄酒。然而,對多數酒商而言,改換PET瓶成本太高。
目前,歐盟委員會已接受蘭根的請求,但還未開始正式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