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蓋生產已形成行業
瓶蓋生產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行業,早在 20 世紀 80、90 年代,瓶蓋生產企業已經開始興起。現在全國范圍內有很多專業的瓶蓋生產企業,山東、浙江、河北等地區是酒瓶蓋的主要生產地區。大體來說,瓶蓋作為配套產品是緊跟酒廠的,哪里酒廠多,哪里瓶蓋生產廠就多。部分酒生產企業,如茅臺、五糧液等也將產業鏈延伸到瓶蓋等配套產品的生產上。江蘇洋河金福緣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修領說,酒廠自己生產瓶蓋一般都是自產自銷,并非以營利為目的。
山東省鄆城縣煙鄆金屬彩印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張來彬告訴記者,現在中國所有的瓶蓋生產廠都不存在完全的機械化生產,只是半機械化生產。張來彬說,瓶蓋的生產規格主要根據酒瓶瓶型決定,一直較為穩定;瓶蓋的色彩、樣式也沒有流行與非流行的區別。瓶蓋分為高中低檔,與高中低檔白酒相配,例如一瓶售價 100 元左右的酒會選擇 10 元左右的瓶蓋。瓶蓋的檔次和價格按材料和工藝進行區別,一般來說,金屬材料的檔次最高,利潤率平均為 6%-7%,塑料材料和鋁材料檔次較低,利潤率一般在 5%以下。其中鋁質材料正在逐漸被塑料取代,玻璃、陶瓷材料的瓶蓋也有一定的市場。
瓶蓋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酒類生產企業選擇合適的瓶蓋主要考慮的是質量和價格,這一點和其他行業沒有區別。如果酒瓶蓋生產企業能夠保證質優價廉,很容易和酒生產企業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
要想在市場銷售中占優勢,質量是最為重要的標準。張來彬說,酒瓶蓋行業有嚴格的質量標準和行業規范,一些資金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企業都通過了 ISO9001:2000 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雖然瓶蓋的主要銷售領域在國內,但面對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應該將眼光投到國外市場。煙鄆金屬彩印有限公司就開拓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的市場。
行業激烈的競爭使業內普遍性的問題日益明朗化。張來彬說,現在酒瓶蓋行業銷售領域存在的問題之一是資金回籠難。酒瓶蓋是按“批”銷售的,一“批”瓶蓋數量少則 10005000 個,多則 1 萬-10 萬個。如今行業內普遍采用分期付款,按期結算的方式,所以售后回款速度比較慢,造成企業再生產乏力。
另一個問題是在成本上升的同時價格下降,造成企業銷售利潤下降,很多小企業因此而被市場淘汰。
山東鄆城縣工藝瓶蓋廠銷售經理羅福乾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1993 年上半年以來,原材料市場價格開始上漲,制作瓶蓋的常用原料之一 ABS 塑料由 7000 元/噸上升到 16000 元/噸。而 5年前,一個成本只有 0.1 元錢的低檔塑料瓶蓋,售價可以達到 0.5 元錢,現在卻最多只能賣到 0.2元。
面對這些問題,很多瓶蓋企業只能停留在維持生存的初級階段,“只要夠本就干”。談到這個問題時,張來彬表示,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行業會日益規范發展,原材料價格和產品價格也會得到市場合理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