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領域,針劑用量大,用途廣,由于其具療效穩定、迅速等優點,在醫療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在我國經過幾十年的應用發展,目前針劑的品類和規格
已經相當齊備,而針劑包裝卻始終沒有變化。針劑的安瓿包裝已不能滿足醫務人員的工作要求,更不能滿足患者用藥安全的要求,改進針劑包裝已經成為當務之急。近年來,科研人員研發出的全新針劑包裝卡式瓶解決了傳統包裝的諸多弊端,目前已經進入中國,專家對這種新型包裝的市場前景相當樂觀。
傳統包裝存在三大弊端
針劑的安瓿包裝在我國已經存在數十年,但在實際應用中該種包裝存在的三大弊端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患者用藥存在安全隱患 針劑在使用前,必須先將安瓿瓶敲碎,然后再將注射液吸入注射器中。此過程中,敲碎的細小玻璃粉末會混入藥劑;而且在注射器抽取藥劑時,藥劑完全暴露于空氣中,極易造成微粒、微生物對藥液的污染。
醫務人員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在醫務人員用藥前,至少需要“劃”、“敲”、“抽”三個動作來完成,這樣不僅給醫務人員帶來操作上的不便,而且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環境污染 由于一次性注射器的大量使用,而又無法對其作無污染處理。對環境造成的白色污染讓人憂心。
“卡式瓶”出現解決難題
針對針劑安瓿瓶包裝的諸多缺陷,一些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著手研究開發新型包裝,但均未能成功。2002年,一種替代針劑安瓿的新型包裝瓿瓶最先在德國研制成功,卡式瓶打破了數十年的粉針劑包裝技術和使用形式,安瓿在使用中的諸多問題終于得以解決,“卡式瓶”以玻璃為材料,瓶上裝有注射用針頭,類似沒有推桿的注射器。尾部用可滑動橡膠活塞密封,針頭端也有橡膠密封保護裝置。將卡式瓶置入注射架中既可使用,整個過程又無需藥液轉移。注射架可重復使用,而卡式瓶是一種自毀式包裝,無法重復使用。這種包裝設計巧妙,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因而一經推出便得到世界制藥行業一致認可。
新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已有醫藥生產企業引進德國公司用來灌裝卡式瓶的設備,產品主要應用技術含量較高的基因工程藥物、生物酶制劑。由于德國相關生產設備進口價格昂貴,卡式瓶在我國一直無法推廣使用。近日有關人士透露,我國已開始相關研究,由國內企業承擔開發工作,進展順利,預計針劑卡式瓶灌裝生產設備將在年底面市。相關人士分析,如果卡式瓶灌裝設備在我國研制成功,其價格將明顯低于德國公司。這樣,國內傳統的安瓿包裝市場將面臨嚴峻挑戰,由于卡式瓶在應用中具有諸多優越性,業內人士相信,以卡式瓶取代安瓿包裝將成為一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