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所謂的塑料垃圾回收利用“一條龍”加工基地,回收的高毒農藥塑料瓶不經消毒處理就成了原料。今年以來,一些農村地區開始回收塑料農藥瓶。起初,大家認為是農藥廠家在回收,急忙把一些覺得放在家里不安全的農藥塑料瓶賣了。有的甚至到田里將瓶子特意撿回來賣給回收者,后來卻發現原來是一些非法塑料加工點在回收。
最近,有湖北媒體報道,在武漢市新滄區發現一個規模很大的非法塑料加工點。該加工點把回收的農藥塑料瓶、醫療垃圾等一起加工。制成農用薄膜、塑料奶瓶和一次性塑料餐具,還在加工過程中排出大量污水。也有河北媒體報道說,該省文安縣幾乎家家戶戶“搞廢塑料”,他們先將收來的農藥塑料瓶等粉碎,然后清洗、造粒,廢塑料搖身一變成了一次性餐具的原料。而江蘇媒體報道說,南京市建鄴區沙洲街道蓮花村周邊區域現在已成為塑料垃圾回收制售的“一條龍”生產基地。他們把包括高毒農藥塑料瓶在內的塑料制品粉碎后加工成購物袋,甚至做成食品袋。
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受暴利驅使。比如市面上每噸聚丙烯的售價在萬元以上,而每噸廢料售價僅幾千元,因此廢塑料就成了很多塑料加工廠家的“香餑餑”。
據介紹,目前針對廢塑料收集、加工、出售、利用等整個過程的管理仍是空白。在市場上也沒有相應的標準、技術來檢驗,更難以采取處罰措施,導致一些非法加工回收廢舊塑料的生意相當紅火。
循環利用廢舊塑料本是一件好事,但應有嚴格的回收加工程序和衛生標準,尤其是對農藥塑料瓶的回收利用更應嚴格規范,因為利用廢農藥塑料瓶生產的塑料制品危害非常大。由于農藥瓶中殘留化學成分,在非法塑料加工點很難清洗干凈,在生產食品包裝時會對人體產生極大危害,同時嚴重污染水源。
為此,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針對農藥塑料瓶回收的有關管理規定,最好由指定廠家專門回收。而且回收的農藥塑料瓶加工品應專用,只能再用于加工農藥塑料瓶,不得用于奶瓶、餐具、食品袋等的加工,從根本上保障人畜生命安全。